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不必为大学生跳槽过度担心

2017-12-21 11:00:58 乔杉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2017年的795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520万人投了10份以上的简历才找到工作。其中80万人的简历,出现在50多家公司的邮箱。和父辈不同,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将毕业后的工作视作稳定的开始,唯一的归宿。求职更像是“尝试”。调查显示,62%的2017级应届毕业生认定自己需要“先就业,再择业”。六成以上90后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其中,38%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是相对求稳的,受着文化影响,再加上工作流动也缺少条件,因此过去人倾向于稳定,跳槽的现象相对较少。对于现在年轻人的跳槽,一般过来人也有些看不惯的样子,出于对年轻人的担心,经常发出一些“友情提醒”。

频繁跳槽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今年初,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仅从月收入方面来看,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与其月收入大致成正比,大学毕业生跳槽越多收入越低。这容易理解,从事一个行业与投资差不多,有时需要“捂”,如果有着走马观花的心态,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又想着下一家,“蚂蚱心态”并不利于职业发展。网上流传那些与马云一起创业的人,最终以其长线思维获得了长线回报,并非没有道理。

但要看到,时代发展到今天,要求年轻人像过去人一样一个职业干终身,甚至一个单位呆终身,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老人们往往喜欢拿出“麦田摘麦穗”的故事,来劝慰年轻人不要跳槽。确实,“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摘的麦穗可能还没有开始的大。但是,如果只是满足于手上的,止步于得到的,对未来没有想法,那么永远不可能摘到更大的。流水不腐,川流不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不是一件坏事。

很多年轻人的跳槽,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结果。不排除有些年轻人有着“蚂蚱心态”,始终“在路上”,但这毕竟只是个例。大多数人,“其实我想走,其实我想留”。跳槽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围城内的风景确实不怎么样。有些单位不仅没有什么“前景”“钱景”,而且单位文化存在重大问题,留下来简直度日如年。二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有着更美的风景,跳槽也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老人们能够“耐得寂寞”,甚至“耐得折磨”?真要做一个调查,那些很少跳槽,甚至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人,未必没有产生过离开的想法,甚至他们还曾经为自己没有勇气离开而懊悔。大多数人的跳槽,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都存在一个左右博弈的问题。如果留的得分更高,自然会留;如果跳的吸引力更大,可能去跳。这种博弈,受时代的影响,也受心态的影响。相对于过去,现在很多公务员选择辞职,也从一个侧面进行了说明。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代人也都有每代人的理念和心态。时代发展到今天,要求年轻人再像过去一样固守一个职业、一个单位,已然不符合形势了,而且也没有必要。职业忠诚度需要提倡,但不能把跳槽理解为没有职业忠诚度。大学生频繁跳槽也需要社会反思。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应该考虑到时代特点,考虑到年轻人的理念和心态,在提升单位黏性上做更多文章,而不是把跳槽的责任完全推给年轻人。

友情提醒频繁跳槽的年轻人,这是社会的责任,但不必为年轻人跳槽过度担心。年轻人有选择的权利,不必用过来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不必好为人师地老想去干涉他们。好比现在流行的“佛性青年”,身上何尝没有进取的一面?不要轻易给年轻人贴标签,对年轻人多一些信心,与其担忧大学生频繁跳槽,不妨给大学生创造更多不必跳槽的理由,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