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打击经济犯罪须厘清刑民界限

2017-12-21 11:14:29 许 辉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要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准确区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也要建立完善的审查机制以切实把好立案关】

近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修订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主要对案件管辖中的地域管辖,立案撤案中的刑民交叉,侦查办案中的强制措施,以及涉案财物处置、涉众型案件办理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12月20日《人民日报》)。

如何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这是困扰司法、执法实务的一大难题。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有不少经济行为游离在罪与非罪的中间地带,给侦查机关介入带来一定难度。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准确认定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性质,防范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防止选择性司法”。此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先后下发了具体意见,就此进行了重申和细化。此次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规定,将以往的部门规章转变为具有司法解释性质的规范性文件,为精准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更多遵循。

经济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权利范畴,遵循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基本原则。只要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当事人从事的经济行为就是合法的,就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这是市场经济得以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刑事手段作为一种带有强制力的公权力手段,要介入经济纠纷,就必须遵循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当事人的经济行为已经超出了刑事法律允许的范畴,触犯了刑事法律的红线,侦查机关才能动用刑事手段介入。

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前提是要充分审查经济纠纷中是否存在刑事犯罪、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刑法是否有明确的规定,不然的话,就不得动用刑事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干扰。

要从源头上预防刑事手段非法介入经济纠纷,公安机关应当担负起首要责任,做到不枉不纵。要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准确区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也要建立完善的审查机制以切实把好立案关,既不能放纵任何一个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也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合法交易的市场主体。

尽管法律规定了没有法院判决就不得认定有罪,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可通过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程序行使监督权,但是运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给当事人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情况下,案件还没到提请逮捕这一环节,当事人的正常经济活动就已全部被打乱,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因而,检察机关应当按照此次规定的要求,强化对侦查权的法律监督,确有必要时派员介入侦查活动,对确已构成经济犯罪的要坚决支持对其予以刑事处罚,对证据不足的也要坚决说“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