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对这一战略的论述,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为今后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个“第一次” 在十九大报告中,从发展体制机制、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农业产业和经营体系、乡村治理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指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除了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之外,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显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与2006年我党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相比,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总要求,更加强调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发展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把乡村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作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不再仅限于从乡村本身思考乡村的发展问题,体现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最终到“城乡融合”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的与时俱进。 报告第一次宣布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集体土地承包期将在2027年到期,距今还有10年的时间。再延长三十年,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承包期将延长至2057年,这不仅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稳定农业投资预期,而且对于集体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空间,有利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集体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也将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下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为前提。但是,我国是人地关系极为紧张的国家,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即便是在实现高度城镇化之后,我国人均经营的耕地面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地经营规模相比,仍将属于小规模经营,小农户经营将是我国未来长期面临的基本现实。因此,在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如何保障小农户的利益,促进小农户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挑战。为此,必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农业经营的外在规模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满足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所有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都需要人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三农”工作队伍有宽广的视野,熟悉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现代农业知识,而且要求对农民、农村有深厚的感情,这样才能把工作要求转化为工作自觉,真正扎根三农事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而如何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也是我国人才培养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万龙) |
相关阅读:
- [ 12-22]“山村绿道”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12-18]新形象工程调查:城市热衷豪华场馆 乡村掀景观热
- [ 12-16]近千大学生为乡村作规划 专家指规划应回归文化特质
- [ 12-15]这里的乡村热气腾腾
- [ 12-13]空心化、黑恶化、信访化……这五大短板阻碍乡村振兴!
- [ 12-12]两岸网络媒体人赞: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换新颜
- [ 12-11]福建省确定13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