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救命神器”AED 离不开“三板斧”
2018-01-08 16:49: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的天桥上设置了AED。 在全市公共场所普及AED是件造福市民的大好事,因为普及“救命神器”AED有利于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有利于补齐城市急救短板,同时彰显了城市管理的关怀与温度。 但是,普及“救命神器”只解决了器材有无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如何使用的问题。据报道,一些城市虽然也配备了AED,却“束之高阁”,无人会用、敢用、能用,从而让AED成为瞎子的耳朵——摆设。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笔者以为,把好事办好,离不开“三板斧”。 一是做好管理工作。既要投入足够的数量,比如要科学地估算出到底要多少台设备,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同时也要注意AED的合理配置,比如在什么区域可配置较多的设备,以期实现效果最大化。其中,如何管理是个难题,设备绝不能一锁了之,也不能让公共财产被偷或被损坏。 二是做好AED使用知识普及工作。众所周知,要想救人就需要具备急救知识,单凭一腔热情与一副好心难挑大梁。对于广大市民而言,AED是新事物,需要有关方面加大使用知识的普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市民学会相应的急救知识与操作方法。 三是做好立法工作。对于施救人而言,紧急救助风险比较大,要面临众多不可知的因素。如何免除施救人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公众急救氛围,是立法者应当考虑的问题。可资借鉴的是,上海市通过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强调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总之,补齐城市急救短板,不仅仅只是普及AED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配套工程,需要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知识与技能的普遍掌握,需要法律与法规的健全。唯有如此,“救命神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精彩短评: 需要“救命神器” 也需要救命勇气 生命是可贵的。民众欢迎政府在公共场所和居民区普及安装AED,这个意愿是真实的。可是,生活中我们若想用好“救命神器”,还应有法规作为托底,为施救者“撑腰”。 危急时刻,我们应该毫不犹豫伸出救助之手,敢于利用“救命神器”。否则,大家对“救命神器”的喜欢,只是叶公好龙而已。(黄齐超) |
相关阅读:
- [ 12-18]司法托举让抢救患者更加理直气壮
- [ 12-14]“抢救危重病患责任界定”是双向责任
- [ 10-16]空气治理岂能成为抢救面子
- [ 03-27]抢救生命期待“制度正能量”
- [ 08-22]“用生命在抢救”不能成为医生的恐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