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否则,有钱也不成事。”笔者从自己驻村扶贫的实践来看,啃下深度贫困的“硬骨头”,突破扶贫的“坚中之坚”,以下几个方面是“标配”。 党建要强。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加强基层党建十分关键,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组织作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做好基层党建有各种方法,要学会那些最管用、最有效的,摒弃“银样镴枪头”。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就怕干部不干实事。基层党建不能搞繁文缛节、虚张声势,要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身边小事结合起来,与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认知水平结合起来,以“事上磨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人要肯干。工作方法有千百条,头一条就是肯干。一个地方发展缓慢或者一个方面工作开展不力,其中必有干部不作为与党员“庸懒散”的原因。一些贫困地区部分党员颇有些“穷且益坚”的味道,觉得穷,还认为会一直穷下去,也不打算改变。我们倡导“有商有量,凡事好办”,但不能模糊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界限。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那些不肯干、安于现状、信奉“差不多”思想的人,扶贫干部决不能耳根子软,听之任之。 心要相交。驻村干部从城市来到乡村,要多费些思量,与群众打成一片。走在田间地头,农忙时节帮一把,才能少一些书生意气,多一些泥土气息。老老实实登门入户,同群众推心置腹,就会让距离感消失。做法虽然朴素,体现的却是坚守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 思路要活。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同志认为工农红军有三大任务,即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对标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乡村党支部至少有如下三大任务:“打仗”,要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之中;“筹款”,要努力争取和用好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做群众工作”,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破除“等靠要”意识,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作者:刁怀杰,系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大同夭乡兴胜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