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发展租赁市场是“房住不炒”的关键

2018-01-25 08:52:13 樊大彧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在北京现有的存量住房市场,各类社会资本都大有可为。应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将分散的个人住房资源集中起来,由从事房屋租赁的专业机构以统一装修、统一品牌,规模化地为租赁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由资本主导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长租公寓,引导住房租赁市场步入更加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昨天开幕,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今年将严格执行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长期租赁市场;将鼓励产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务工人员住宿问题。

陈吉宁表示,今年北京市将加强市场监测和政策储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管理,落实承租人稳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各项保障政策;完成1200公顷住宅供地,着力推进已供地290万平方米共有产权住房和6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尽快形成市场供应,扩大住房供给,稳定市场预期。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表明,发展长期租赁市场将成为今年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关键内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中央首次提出了“长期租赁”概念颇为引人瞩目,各地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予以落实,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发展长期租赁市场,离不开土地、金融和供应模式等各项配套政策,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土地供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将进入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时期,让城市更加和谐宜居,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北京发展减量的关键是用地结构的调整,未来将减量集约生产空间,适度提高居住和配套用地的比重。而在居住用地中,租赁土地供应将获得显著加强。全面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北京市居住用地供应向租赁倾斜,将成为长期租赁市场健康、快速成长的基础。

加强供给多渠道筹措租赁房源,是发展长期租赁市场另一大重点。在鼓励房地产企业新建规模化租赁住房的同时,也应盘活庞大的存量租赁住房资源。在北京现有的存量住房市场,各类社会资本都大有可为。应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将分散的个人住房资源集中起来,由从事房屋租赁的专业机构以统一装修、统一品牌,规模化地为租赁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由资本主导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长租公寓,引导住房租赁市场步入更加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此次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鼓励产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这一举措的着力点也在于租赁市场。产业园区建立集体宿舍,将有效减少房屋租赁和购买需求,这对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集体宿舍,既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也可以减少职工租住在各种出租房内的现象,有利于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近期,因部分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而引发了所谓的“松绑论”,这种看法是对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毫不动摇态度的误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并不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守的“红线”。这一“红线”的支撑力量,来自目前各地正在加快进行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随着各地长期租赁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将初步建立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