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团结奋斗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强音

2018-03-23 11:47:54 李永胜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进军新时代的号令: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奏响了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强音,极大地鼓舞着我们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顶。”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他还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日益迫切。但是,幸福不是毛毛雨,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来自奋斗。奋斗是到达幸福彼岸的唯一可行的通道。尽管我们所要攀越的幸福之山很高,但山再高,锲而不舍地往上攀,总能登顶。尽管我们开启的幸福之路很长,但路再长,只要我们持续不断走下去,总能到达终点。持续不竭、顽强进取的奋斗之旅终将收获幸福美满的硕果。“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只有勇于、善于、敢于奋斗的人,才能赢得幸福,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奋斗者的人生最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一切国家机关人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并竭力奋斗,中国巨轮就能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团结才能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回眸近代中国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强敌的欺凌与奴役,始终没有站立起来。就是因为缺少一个坚强有力的主心骨,诺大的中国犹如一盘散沙,人民不团结,民族无生气,国家无力量,形成军阀混战、四分五裂、战火不断的混乱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落后挨打的悲惨状况。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有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才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才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新局面,使历史大踏步前进。难以雄辩的历史事实告诫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团结才能推动历史进步,必须弘扬伟大的团结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腐败现象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大挑战,是对人民团结与社会和谐的最大破坏。所以,必须“坚决扫除一切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共同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这样,才能凝心聚力,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无比磅礴的中国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万众一心奔向美好未来。

团结奋斗才能成就梦想,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在社会历史的舞台上,没有观众、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主角,扮演着自己的独特角色,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历史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历史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所以,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都会对新时代的壮丽画卷留下自己的印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征程中,我们会遇到无数个“大雪山”、“娄山关”、“腊子口”,我们会遭遇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始终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始终发扬伟大的团结精神,始终发扬伟大的梦想精神,我们就能风雨无阻、高歌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李永胜,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