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础研究人才“源头活水”
2018-07-16 11:26: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高考志愿录取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一选一录之间,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笔者身边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被某省重点“双一流”高校录取,这本该是个值得庆贺的事情,但一家子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开心,甚至还有些“愁云密布”。一问才知,孩子被调剂到了“基础数学”专业。 录取的专业,决定了至少未来几年会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选择一门有意思、好就业的专业,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若是选择一门相对枯燥、近似无聊,甚至还有些“不知路在何方”的专业,不仅会茫然,更会影响到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无疑,在不少人眼中,“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枯燥”专业,不知不觉被扣上“苦不堪言”“难出成效”的帽子。 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从日前的中兴“卡脖子”事件就可见一斑,这也预示着未来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多还是比拼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一众大企业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国家基础研究底子的薄弱、人才的短缺、实力的不足,纷纷提出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但众所周知,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发展盈利之间的距离,就如同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差别那么大,特别是相关高等院校承担着基础科学研究的筑基功能,如何让专业具有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学出成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像“基础研究”这样的专业,“人人都说好”却也“没人情愿来”,毕竟基础科学研究这类领域学习难,学好更难,学成顶尖水平更是难上加难。进了基础研究相关专业,也意味着仅凭本科四年的努力远远不够,考研读博、出国留学研修等也似乎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即便学成归来,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科研竞争中有所建树,赢得“一席地”、迎来“扑鼻香”,也必会经历一番“寒彻骨”。当然,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基础研究这种需要被尊重、强刺激、深拓展的专业领域,未来的薪资待遇保障却并不看涨,这让不少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知难而退,也无怪乎有人对“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叫好不叫座”。 由此可见,激活基础研究人才的“源头活水”,不该只成为高校、企业的“独角戏”,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舞台”,否则没有人才的积蓄、没有实力的支撑、没有氛围的营造,投再多的资金、谈再多的创新也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要进一步做好专业引导,各个基础研究领域不能仅停留在“埋头苦干”上,不妨也“抬起头”,加强与外界的沟通,特别是高等院校更需强化舆论的宣传引导,通过别开生面的介绍、推广,引导公众放下思想包袱,让人们感受基础研究的魅力,觉得“这个专业有意思、有奔头”。要进一步优化全社会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新闻图片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