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95后职场新人闪辞多,过来人当做点什么

2018-08-22 10:13:10 王书瑞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则关于“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调查报告引来网友热议。随着90后甚至95后步入社会,在这些职场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离职的案例似乎越来越多。

这份报告给出的一组数据更加直观: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到90后骤降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辞职。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年长一辈的人看来,对某一职业的坚守是毋庸置疑的美德,任劳任怨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工作者必备的道德标准,甚至“从一而终”的职业观是许多“老一辈”人心中的期许和标杆。同样对企业而言,自然也希望员工保持稳定,发挥长期工作优势,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新人离职,单位用人成本增加,无疑加大了企事业单位的运转压力。

但是年轻人第一份工作时间的变短,难道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天性喜欢辞职吗?需要厘清的是,热爱事业和尽职尽责依旧是不变的职场伦理,不过对事业的热忱并不等于对某家单位的留恋,对不合适岗位的更换也并不代表对工作的懒散与懈怠。客观上来说,除了某些特殊行业和领域,岗位的更替与人员流动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就业机制灵活与自由之发展态势。所以,对于90后、95后职场新人短期内更换工作的现象,不妨以乐观之心态和包容之态度接纳之。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过来人的社会主流群体,面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时间越来越短的现象,该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尽可能地减少年轻人离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首先是不歧视。对于第一份工作闪辞的年轻人,不先入为主地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做到平常心待之。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年轻人对人才自由流动的观念,在机会和待遇上给予公平的对待,不给职场新人灌输“职场毒鸡汤”,不以潜规则约束和限制年轻人。

其次是多关怀,在企业中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有温度的优秀企业文化。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更多地加以关怀和帮助,给予更好的机会帮助年轻人成长,帮助年轻人培养起团队观念,快速融入集体。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人员流动,要主动减轻甚至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因此给年轻人造成的混乱与不安。

此外,还需做好职前培训和服务。在学校里即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培训和就业指导,通过进行就业讲座、职业规划、入职指导等,配合用人单位,在学校即给学生们“提前预习”的学习机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一些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学校,更要改变自身观念,放弃非得就业才给毕业证、学位证等潜规则,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盲目就业,仓促就业。在学校外,政府、工会、企业应形成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能通过辛勤劳动、自由择业,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