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黑公关”应依法严厉打击
2018-10-26 14:59: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每年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单价从每年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不交钱,就可能被黑。”一家汽车行业公司负责人吐槽。近年来,自媒体“黑公关”让一些企业闻之色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媒体靠“黑公关”获取高额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保护费”。(10月26日 新华网) 在内容创业成为热点后,自媒体风生水起,部分自媒体大号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粉丝,动辄就是10万+的爆款文章,具有非常大的网络舆论影响力。目前,自媒体流量变现的途径很多,主要就是粉丝打赏、广告、分发、销售产品等,藉此商业模式实现赚钱目标,部分自媒体大号一条广告费高达数十万元,盈利相当可观。 然而,一些自媒体唯利是图,漠视内容创造的真实原则,反将赚钱视为根本目的,当正常的流量、广告不足以支撑时,做“黑公关”便成为“生财之道”。据暨南大学传播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网络“黑公关”研究报告》总结:自媒体文章契合网民心理,为吸引眼球,文章会指责企业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侵犯个人隐私、涉黄、资金链断裂等。 如此行为彰显一些自媒体毫无价值底线,缺乏商业伦理道德和媒体职业操守,只是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为了赚钱肆意妄为,打法律的“擦边球”,做出各种违法行为。自媒体变身为“黑公关”,助长了“网络黑产”,令虚假信息、谣言满天飞,严重破坏网络环境,扰乱网友视听,扭曲网络舆论导向,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极为恶劣。 这些自媒体向企业收取“保护费”,如果不给钱就采取各种方式“抹黑”,借助所谓的负面消息进行攻击,令企业名誉受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企业缴纳“保护费”后,则又掉头为其做正面宣传。还有一些企业,则看上自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主动与之勾搭上,借助“黑公关”打击竞争对手。 比如前不久某些公司利用大批所谓社会名流、大V,不惜花上数百万的巨资,动用近五百个账号发出达4600余篇“黑公关”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还有某人或某品牌出现负面新闻时,为了打消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让“黑公关”大量生产、传播虚假内容,宣称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要打压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云云,明明是自己为恶,却上升到国家贸易战层面,企图绑架政府做私器。 这种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利用“黑公关”的“黑”稿搅浑水带歪网友,以达到“洗白”自己,混淆视听的作用。诸如此类的违法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批评,监管部门要高度警惕,不能纵容自媒体“黑公关”,应依法予以调查和处置,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依法肃清“黑公关”,规范自媒体有序经营,不得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 自媒体是新生事物,构成了互联网舆论的一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媒体发挥了强大的传播优势,以其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自媒体业内泛滥成灾的各种乱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感到不安,也给自媒体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再不加强自律的话,必将迎来监管风暴。因此,自媒体经营者应要审时度势,摒弃唯利是图的心态,遵守法律、社会道德,做好网络舆论的守护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