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者要有“高地”“红线”意识
2018-11-19 15:25: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日前,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引发广泛关注。 从“红十条”“红七条”,到“十项准则”,都是为师德师风夯实基础设施。三百六十行,为何如此强调教师的“德”“风”“行”?因为这是特殊行业,不能仅以“不违法”的底线思维要求之,还要有“高标准”鼓舞之激励之,一言一行皆关乎育人,师者所系者重大也。 “十项准则”的出台,既有大数据的现实考量,又有“理念先行”的高屋建瓴。这些年,教育越来越深层卷入舆论场。中小学最受关注的话题,必然包括“教师有偿补课”“课上不上补课上”,家长群最能引爆家长情绪的,无非是“老师是否能确保公平一视同仁”。高校屡屡牵动社会情绪的,无非是“学术诚信”、教师能否对学生守礼不逾矩。而幼儿园,最让人牵挂的必然是安全问题。“十项准则”,在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有所区别的款项中,就体现了“大数据的侧重效应”。 “十项”准则,既是理念宣教,又是令行禁止。要让“师德十项准则”落地,发挥“中小学生守则”一样的效益,关键是做好“加减法”。对照十大准则,老师们不妨自问,“我还有什么没做到或者应该多做一些”,比如一个好老师在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本分之外,有没有“积极传播优秀文化”?比如大学老师学术高深之外,有没有做到“言行雅正”?这里的“雅”显然是更高要求。比如中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之外,有没有自己做到公平公正为人正直,特别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趋炎附势,对“富二代”“官二代”高看一眼?不做到“更高标准的加法”,“十项准则”只会流于一般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带着“减法思维”,就可以将“十项准则”理解的更深,执行的更有力。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每一项准则,都有一个高标准(加法)要求,还有一个不要做(减法)底线。如高校老师的品行雅正,意味着“不得与学生有不正当关系”,这些所指为何,你懂的。如中小学教师的廉洁自律,意味着“不得卷入与家长和社会的庸俗利益关系”。不做到“有红线就规避”,“十项准则”只会变成“口惠而实不至”“名存而实亡”。 “加减法意识”还体现在,基于不同阶段教育承担任务功能侧重点不同,有的准则要多提一些、做的更实一些。比如高校、中小学、幼儿园都有“关心爱护学生(幼儿)”一项,但考虑到当下高校老师过度关注做科研评职称导致的“师生间成了陌生人”,老师们显然要在多关爱学生多用心课堂上做加法,否则也是踩踏了“十项准则”的红线。比如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有高校准则没有提到的“加强安全防范”,显然是再次提示“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长身体健康安全是第一大事”,学校在学生安全健康保障上做多少加法也不为过。 既有道德教化要求,又有法治红线提示,这正是师德“十项准则”相比以往规定的最大特点。老师们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红线”意识,做一个无愧自己和学生、受人尊敬的新时代师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