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守护好文化遗址,让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历久弥新

2020-05-18 16:50:00 作者:张翼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1公里处,一座石灰岩孤峰兀然挺立。这里就是国内罕见的史前遗存——万寿岩遗址。20年前,一声声“轰隆隆”的采矿爆破声,差点将这个弥足珍贵的遗址永远掩埋。关键时刻,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终于力挽狂澜,保住了这一弥足珍贵的遗址。从此,被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万寿岩,守住了一份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并开启了它百年文物工程的崭新篇章。万寿岩,成为考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幸运儿”。(5月18日《光明日报》)

时间是最好的滤镜,中华文明的远古留痕,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满天星斗的文明发轫故事,奠定了九州华夏生命共同体的坚实基底。今天的人们,通过那些石头质地的远古遗存、通过数万年、数十万年前的祖先生活遗迹,能够照见一个超乎日常想象的“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万寿岩遗址所经历的抢救性发掘和雷霆式保护的过程,不啻为新时期文明守望与经济发展谋求合题的一个经典案例,在新时代特别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条件下,如何高效实现文物古迹保护和文化旅游事业相得益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翼齐动、文物工程与民生工程相融无碍等方面,具有醒目的样本价值,被众多央媒密集关注,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如果文物会说话,沉淀了数万年前到20万年前的历史的一座万寿岩,首先就是一部史前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标本、生活史的日志。熙来攘往的现代性带给人们最大的冲击之一,就是家园质感的迷失,而这座万寿岩,则可以让南方的人们、让海峡两岸的同胞、让无数充满了寻根究底之好奇的华夏儿女,找到那个真正的古朴而多棱的家园体验。史前遗址或者史前文化,不是某个专业领域或部分专业学者的专利,也不是文物考古专家们肚子赏玩的馆藏品。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成长记忆。

俄罗斯、马来西亚、波兰等国的学者们正在这里得到了更多关于人类旧石器时代共同经历的实证材料,也更加体认到“中国贡献”这个热词不仅仅是在扶贫减贫、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醒目领域,更潜在于人类文明探源和全球知识生产中,特别是对文化文物“矿藏”所作出的无比珍贵的保存呵护与无私共享。20年与20万年相比,沧海桑田之变,内嵌着绿色生态、共享美丽发展逻辑的万壑归流。万寿岩长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初与之纠结的三钢,在绿色转型中也实现了营收近600亿,新的牵手契机正在形塑;而可以想见的是,原住民也因此得到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重实实在在的利好和收益,也更加促使人们成为守望文明、呵护绿色行动的自觉参与者、传承者。

文物古迹保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哪怕一时可能因为触及了利益奶酪,而有千难万难,有多重阻隔,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去做。“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在当前任重道远,还需加码给力,丝毫松懈不得。关键时刻,需要有那么一点不走寻常路、敢于逆风行的勇气和担当。哪怕当时可能还不为一些人们理解,哪怕还会冒着一点风险,但留下来的都会成为文明的种子熠熠生辉,源远流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