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珠峰计划”2.0版本的落实举足轻重

2021-04-13 10:18:33 作者:杨阳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所涉基础学科由2009年启动之初的5个扩容到17个,基地数由第一批的104个增加至目前的199个。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又被称作“珠峰计划”,自启动伊始就备受瞩目。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曾在高校设立了百余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学科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步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不足再次成为转型的瓶颈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珠峰计划”于2009年被推出。

经过十多年的经验探索,“珠峰计划”进行了升级,基础理科、医科、文科等被纳入基础学科的范畴,入选高校类型呈现多样化,在地域上实现了东中西部全覆盖。升级版的拔尖计划,承载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被寄予为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厚望。尤其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不断加速,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珠峰计划”2.0版本的落实举足轻重。

拔尖人才培养,强基是根本。基础学科通常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学科,其中的人文学科等更是难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如何使“冷门不冷、绝学不绝”是一大挑战。在具体落实时,要尊重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遴选方案、培养方案、统筹机制及退出机制。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尊重教育基本规律,注重夯实基础,从人才成长的内因出发,坚持循序渐进。反之,基础不牢,再多的国际交流、名师指导、学科融合加持,效果或都不佳。

拔尖人才培养,师资是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领跑者”的培养。培养未来的“领跑者”,最适合的教练则是当下的“领跑者”,最适合的师资团队是开放、协同、联动的良师队伍。培养拔尖人才,笔者认为,有必要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或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聘请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对计划实施进行指导,让专家完全参与到学生的选拔与退出等各项制度的制定中来。以拔尖人才培育拔尖人才,以拔尖人才熏陶拔尖人才,以拔尖人才评价拔尖人才,才能实现真正的同行评议,营造留住人才的人文环境,让学风沉淀下来。可以说,师资队伍建设得好,拔尖计划事半功倍。

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是导向。拔尖和创新不是一个概念。而基础学科的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不能简单地提倡拔尖,守正创新才是必由之径。要创新工作机制,聚焦关键环节,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建立真正适合人才成长的“特区”;要创新教学教法,在尊重人才差异的基础上,让人才自由生长、自我发展、自主展开研究;要创新合作平台,将社会教育资源和学校课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育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动态汇聚和实时更新,提升以创新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意味着冒进,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能一蹴而就,不该急的时候不能急,不该变的时候不要变。

让拔尖计划真正能拔出尖,提高培养质量,入选高校要依据学科特点或学校特色,综合采用高考选拔、考前选拔或入校后选拔的方式,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选鉴对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的学生。建立健全专家推荐制度,设立灵活开放的专业管理制度,允许师生自由流动,鼓励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进入相关专业,鼓励喜爱基础学科的专家参与人才选拔全过程,最大可能地选拔出基础学科所需要的人才。

此外,相关计划和制度设计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参与拔尖项目的学生在毕业后偏离基础学科的比例并不低。因此,要坚持多样性与相对开放模式下的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内生动力。对于拔尖人才的评价,既不能唯成果论,也不能不看成果,要注重对多元化成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完善学生自我评价与导师、学校、同行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要坚持长周期、过程性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术素养、科研素质和心态定力的评价,创造条件让师生参与到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反馈中来。

(作者:杨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博士后、高级教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