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批闲置资源或当提升青年人的回收技能
2022-04-07 11:09: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据《中国青年报》4月7日报道: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1185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58.1%的受访者在处理闲置物品上有困难。缺乏可靠方便的捐赠渠道和处理费时费力是受访者在处理闲置物品上容易遇到的问题。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25.0%,90后占41.9%,80后占27.0%,70后占5.5%。 辩证来看,有近六成受访者遭遇闲置物品处理难题,说明在他们眼中,周边有一批物品可回收利用。放大数据范围,估计在当今社会中,有大批闲置资源等待回收。数年前,“共享经济”概念兴起,“如何充分利用和挖掘闲置资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断舍离”与“零浪费”逐渐流行的当下,或应当培养提升青年人的回收技能,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在调查中,57.2%的受访者表示家里闲置最多的物品是书籍/学习用品,后面依次为鞋子服装(54.3%)、玩具玩偶(42.9%)、电子设备(39.4%)等等。其实,只要确保安全质量,在卫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物品经过二次加工、包装,依旧可以投入市场。而利用闲置资源的关键,不在于耗时耗力将他们送回厂家,而在于原主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改造。 好看的水笔,换根笔芯就能用;好玩的布偶,洗洗擦擦还能卖;废弃的电子产品,把零部件拆下或能组装小玩具。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变废为宝并不困难,各类社交网站中都有相关的动手教程。除了节约资源,避免污染,创造财物,我们在动手改造的过程中还能收获别样的乐趣。分享回收历程,甚至还可以获取“同好”的社交资源。 走进提倡共享节约的未来,或许我们应当面向青年学子,开设资源回收相关课程。鼓励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回收和改造身边的闲置物品,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引导青年人走进社会之后,积极参与闲置资源回收事业。紧盯闲置资源末端处理环节,避免经由规模化逆向物流产生的资源浪费。 同时,要逐步健全法规,规范资源回收市场,拓宽网络环境下的闲置资源交易平台,让消费者卖得安心,也买得放心。保护闲置资源改造后的知识产权,鼓励大众在回收物品方面,灌注更多的创意,让“变废为宝”更加“时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有古至今,向来有回收利用资源的光荣传统。在当今社会氛围下,积极利用闲置资源,并不寒碜,反而显得“大气”。引导青年人改善资源利用观念,或能展现我们的“大国气派”。(严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