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赶考路”上要多一些文化“探源”
2022-06-02 17:08: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近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新的“赶考路”上,要多一些文化“探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人生理想,是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奋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亦流传着许多发愤苦读的故事。前者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后者如孔子。孔子一生发奋学习,到了晚年,依然反复诵读《易》等著作。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竟使串联竹简或木简的牛皮条断了三次。“韦编三绝”,就是人们在传颂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需要我们学习先贤“学知不足,业精于勤”的精神,从历史和书本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为“赶考”奠定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就有为利益众生而四处奔走的生命价值追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唐代的宋璟,少年博学多才,不到弱冠之年中进士。唐中宗时,宋璟直言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到地方后,他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当地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当时广东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经常发生大火,宋璟在广州任都督时,教人们用砖瓦盖房,减少了火灾,造福了百姓。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需回望如宋璟一样的先贤,无论身在什么样的岗位,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我们“赶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信念;又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知难而进;更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勇毅。“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宋代的苏东坡虽然不断被贬谪,但却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处贬谪之地做出了人生最大功绩。虽然生活艰苦,可是他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真正起到了移风易俗、开启民智、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当地的社会进步作出了极大贡献。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同样面临着一场场硬仗,还有许多“急难愁盼”“国之大者”需要答卷。这需要我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坚定不移地传承先贤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探索文明的起源,回望历史的天空,闪烁的星星指引我们前行,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徐永霖)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