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当古籍遇上高科技

2023-09-27 10:14:56 作者:陈雪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文化评析】当古籍遇上高科技

不久前,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展示了近年来图书馆领域方方面面的建设成就与亮点。从媒体的报道中,人们还看到一个很特别的展示区域——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区。从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到防虫书柜、整册脱酸机等现代装备,展览不仅展示了传统书籍的印刷装帧技艺,也介绍了最新的国际前沿新技术,将古籍保护与许多“硬核”技术装备联系在一起,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这是一次极具创新性的传统文化普及和科学普及。

当古籍遇上高科技,人们可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细腻的肌理。文明与技艺相生相伴,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印刷术,对书籍制作和知识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刻改变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当我们切身体验一张书页的印刷过程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可知的,更是可感的。

近年来,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大众的关注点、注意力已从传统文化的内容,扩展到了传承文化的载体与技艺。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无数观众认真地盯着屏幕里的修复师,看这些大国工匠小心翼翼地将新的生命活力注入一件件木器、书画、织绣;在视频平台上,一大批非遗匠人“现身说艺”,制作一支毛笔需要多少道工序,宣纸、麻纸、皮纸等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制一把紫砂壶需要怎样的凝神静气……这些慢节奏的视频获得了大量关注点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正走向深化、细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古籍保护的技术与装备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不断以新技术呵护宝贵的文明。这次展览中展示了一款恒湿洁净储藏柜,据说无需供电便可以稳定恒湿超1000天,为文物提供了稳定的展陈环境,目前已在许多博物馆、展览馆投入使用。或许这类装备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相关技术创新却深刻影响着文物的生命。近距离接触并了解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和国际前沿技术,既能提升公众对古籍保护新技术的认知,也能提高古籍保护技术应用的水平。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举办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产学研交流和供需对接,“为用户找产品,为产品找用户”。其实,这里的“用户”不仅指古籍收藏单位与个人,更是指一件件珍贵的古籍文物。这里的“产品”不仅是文化创新企业带来的装备,更是一项项为传承保护文明而生的技艺。今天,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进来,让传统文化遇上更多高科技,正是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在细处、落在实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