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农民用机械收花生”,误解是怎么产生的
2023-10-17 09:23:0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近日,网传河南延津县魏邱乡禁止群众机械设备收花生,工作人员称其原因是“领导检查”“扬尘太大”,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从当地村民处获悉,截至10月15日,已不再禁止用机械收花生。延津县有关部门回复称,有群众反映花生摘果机导致扬尘太大,影响过往车辆视线,存在安全隐患,魏邱乡安排人员入村引导群众错峰作业,降低扬尘,由于个别工作人员解释有误,导致群众误解,目前已进行批评教育,并将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治理扬尘当然无可厚非,但因噎废食、禁止花生机收,未免过于粗暴简单,更有悖于农业常识。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使用机械还是使用人力,收花生对土壤干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太干或太湿都不行,否则漏果太多、影响收成。特别是机械化收割,若不趁好天气抢收,可能导致漏果更多;若靠人工捡拾,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 农业生产不可能不产生扬尘,收花生更容易产生扬尘也是不争的事实。知情人士称,当地收花生往往是先使用翻地机将花生翻至地面,经过数日晾晒后,再使用农用机械设备收取,“不用人工捡拾,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工。”和过去传统的人力收花生相比,这种机械化集中收割的确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当地扬尘超标问题。 如何平衡环保治理和花生机收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做好花生机收扬尘防治工作需多措并举,除倡导农机手利用无风、弱风天气集中机械高效作业,大风天气减少作业外,更重要的是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方法,比如通过财政补贴支持新型低扬尘花生作业收获机械的研发、应用、推广等。若过于强调“错峰作业”而忽视农村生活生产实际,可能会导致政策在执行中走偏。 “禁止农民用机械收花生”,表面上是个别工作人员解释有误,导致群众产生了误解,实际上则是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用力过猛”等不良作风的体现。在考核压力下,“引导群众错峰作业”的要求在执行中变味走样,并不奇怪。现实中,环保治理过程的“一刀切”问题并非个案。 网传视频显示,现场工作人员只是强调“领导检查”“扬尘太大”,而没有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甚至连解释的耐心都没有,如此简单粗暴,自然会引发村民不满。知情人士称,“有好几个乡都不让用机械设备收花生”。若该说法属实,相关部门就不能把责任推给“个别工作人员”,而应反思不良作风和跑偏的政绩观。 总之,在农业机械化作业广为普及的今天,“禁止农民用机械收花生”的闹剧不该出现。(陈广江)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