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父母”演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赛博版本
2024-07-25 10:14:51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为不会用手机导航的阿姨指路,给提重物等公交的大叔搭把手,在医院里教爷爷奶奶打印票据……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北京一名95后男孩选择在街头成为“共享儿子”,并发展100个同龄人签订“在外互助父母计划条约”。最近,类似的“互助父母协议”在网上迅速走红,千千万万的网友自发约定:这次你帮助我爸妈,下次我守护你父母。 每个人都有老去之时,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做许多从前轻而易举的事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尤其在数字时代,从扫码点餐到网上挂号,从景区预约到买票进站,年轻人分分钟能搞定的事,却让一些中老年人十分为难。这正是“互助父母”的意义所在: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位老年人在需要帮助时,都能有年轻人伸出援手,那些难题可能就不再是难题。 截至7月,某平台上与“互助父母”相关的笔记累计阅读量超过1亿,点赞数近500万。这份约定无强制条款、无监督执行,却在网上形成一呼百应之势。通过互联网,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让爱接力”,用小小善举传递温暖,演绎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赛博版本。这是为人子女的共情,也是敬老爱老的共识。 “在外互助父母协议”话题里,有不少网友坚持打卡,记录着“日行一善”;也有网友大方求助,请网友照顾“自己坐高铁的父亲”“独自看演唱会的妈妈”,得到无数回应。短期内,这或许不是“一换一”的互助,下个路口的“千万个我”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但当善意一传十、十传百,当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爱心循环,相信终有一天,一个人交付出去的善意,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自己父母的身边。 如今,很多年轻人为了梦想远赴他乡。“互助父母协议”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空巢老人子女缺席的遗憾,也暗含一种宽慰与期待:我虽不能时时相伴,但总有人替我解除急难。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陌生人的举手之劳固然重要,但在养老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社会也要读懂“互助父母协议”背后的焦虑。让老年人乐享晚年,除了依靠自发的善意,还需要适老化改造持续提升,需要惠老政策和公共服务“搭把手”。例如,服务大厅保留人工窗口,电子设备推出“长辈模式”,公共场所增加志愿者岗位……只有凝聚合力建成老年友好型社会,老人出门才能更从容,子女在外才能更安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有温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