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以“兜底线保基本”为原则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

2024-07-29 09:58:51 作者:范围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前沿观察】以“兜底线保基本”为原则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

劳动基准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保障的强制性制度。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群体工作时间过长、工资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一再引发社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的关注,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愈发迫切。

今年初,人社部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对补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基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建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的规则指引。2021年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形态,但没有配置相应的权利义务规范,导致该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空白。指引的适用对象就是此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弥补了制度空白。二是基于工会的职工参与以及指引的约束,平衡了平台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力量,明确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构成及其形成规则、劳动报酬支付规则以及平台劳动规则等。三是构建了“宽口径”“一站式”“多部门协同”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机制。

然而,对切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仍有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指引指南仅具有指导效力,不具有强制效力。行政指引不是立法文件,没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劳动基准具有公法和私法的双重属性,除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护义务之外,平台企业对国家也负有相应的义务,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两指引一指南”明确了工作时间、工资支付、劳动规则公示等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主要依靠平台企业的主动配合以及平台企业和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协商等机制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行政监察执行机制。

二是如何平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个体自治与劳动基准的国家强制。为了促进充分就业和平台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新就业形态的规范整体上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规模大、分布散、类型多、跨平台等特点,使得他们个体差异较大,比如在外卖配送领域,“单王”与普通骑手在工作时间、劳动收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然而,劳动基准具有国家强制的特点,通常采取统一标准强制执行,如何使其能够与平台用工的特点相适应,仍然存在挑战。

三是对于权益维护,如何统筹程序保障和实体依据。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构建了多层次、多部门协同的一站式调解机制,极大提高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的效率。但调解仍然需要基于对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确定相应的实体依据,形成相应的调解方案。一站式调解机制虽在前端通过“不考虑法律关系性质”的方式解决了收案口径问题,但在中端的调解过程以及后端调解失败后的程序衔接等方面,还是需要对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认定。因此,未来仍需对程序保障和实体依据做好统筹。

总体而言,笔者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基准制度可在以下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在制度层面,要提高相关的立法层级,强化法律效力,以弥补目前指引指南和指导意见规范效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在规则层面,应以目前适用于劳动关系的劳动基准规定为基础,包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支付保障等,结合平台经济的特点,遵循兜底线、保基本的原则,适当降低劳动基准的保护标准,明确不完全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遵循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标准,不能完全由平台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确定。三是在机制层面,应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基准纳入劳动监察,强化基准实施的行政强制力,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建立跨平台的综合监管机制。四是在权益维护层面,在强化程序的便利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实体权利的公平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基准具有强制性,在调解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解方案的公平性。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