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消除食品新业态监管盲区

2024-09-23 10:27:50 作者:韩春瑶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消除食品新业态监管盲区(微观)

在电商平台购买食品时,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店铺针对商品的介绍五花八门,完整的食品配料表信息却无处寻觅。或故意隐瞒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信息,或把配料表粘在快递泡沫箱内侧,或只有当买家主动索要时才提供甚至不提供……如此遮遮掩掩,如同“开盲盒”,让消费者很难放心。

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和配料表,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信息、作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标明的内容。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明成分或配料表等内容。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销售食品,均应符合上述规定。

一些网售食品的配料表“隐身”,要么是隐瞒食品添加剂较多、营养成分不均衡等不利信息,要么是不愿付出成本来检验和标定食品的配料成分。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点,危害不容小觑。

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看上去不起眼,但对购买意愿影响很大。一旦消费者发现信息不准确,往往会引发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显示,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食品类纠纷占比达45.65%,21.65%的纠纷是由于商品缺少必要的标签标注。加快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措施,着力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才能营造让消费者更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兴起,一些消费者被打折优惠或其他噱头吸引,容易对配料表等信息“少看一眼”,但市场监管部门理应“多看一眼”。无论销售渠道如何改变,食品安全监管都不能松懈。应加大抽检力度,及时查处违规行为,提高商家违法成本,规范商家行为。监督责任不仅在执法部门,也在销售平台。电商、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分享中销售的食品,常规食品安全抽检很难触达,相关平台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追溯机制,确保所售商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把监管做到位,合规经营就会成为大多数商家的自觉选择。

引导网售食品这种新业态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周期监管必不可少。不仅要提升行业自律,还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投诉渠道。找不到配料表,看不清生产日期,虚标营养成分,这些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之所以不时出现,除了商家心存侥幸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维权成本比较高。进一步提升投诉便利度,加快处置速度,让违法违规者无所遁形、无从牟利,才能厚植公平交易、诚信守法经营的土壤,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疏漏。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已不限于及格达标,而是上升到营养健康的层面。面对新形势,坚持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导向,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盲区,定能在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持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