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务必甩掉“数字包袱”
2024-10-11 09:44:48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热衷于运用考核检查指标应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出现数据达标、治理失效的现象,甚至陷入“指标越多、实效越差”的怪圈。 如果深入街道、乡镇一线走一走、看一看,或是听一听基层干部的工作反馈,就会发现个别地方考核有泛化、变味趋势,归纳起来或可将其分为两类。一个肉眼可见的问题是考核指标过泛过繁。有的地方干部绩效考核名目繁多,涉及乡村全面振兴、党风廉政、政务公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连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着装等都要纳入考核。基层力量有限,倘若每个指标都面面俱到,工作成效可想而知。 另一大问题则为罔顾基层实际,导致指标与目标错位。以财税指标考核为例,个别地方本身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完成指标比较困难,但为了让当地财税指标“好看”,有的地方甚至许诺税收返还80%吸引企业在当地注册公司。结果呢,既加大了基层负担,也无形中助长了造假之风。 造成此类怪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也有基层“小马拉大车”的现实难题。就前者而言,一些上级部门存在某种思维惯性,不了解、不认真研究基层情况,推进工作只会盲目下压责任、摊派指标,还有的试图通过设置考核指标强化部门权威,在诸多可视化指标中刷新“存在感”;就后者来论,基层权小责重,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考核任务不敢说“不”,这也使得基层疲于应付。如此种种,就会生出这样那样的形式主义问题,也难免让基层落入低效考核的陷阱。 止息奇葩考核歪风,关键在于改进考核办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一方面要突出实干实绩,设置考核指标时不能坐而论道,要真正沉到一线工作中去,建立起唯实的评价方式,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此指导减负工作、优化考核方案。另一方面要厘清权责边界。横向看,要统筹好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避免不同部门考核目标打架、多头重复、层层加码;纵向看,要厘清上级部门与基层工作重点,制定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明确哪些工作该做、哪些不该做,将那些虚头巴脑的考核事项该删删、该减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好考核指挥棒效用,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