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避雷帖里埋“雷”,够雷人的!

2024-11-12 09:52:15 作者:皇甫思逸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人生大事,许多人都习惯上网刷刷网友评价,看看是否有需要“避雷”的地方。然而,不少人却发现,如今的避雷帖似乎变了味,自己明明在看避雷帖,却屡屡“踩雷”。

避雷帖的初衷是美好的,它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通过网络平台将个人的经验和建议传播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人规避潜在风险。然而,随着避雷帖的普及,一些帖子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细看这些“变味”的避雷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正话反说、借机营销。一些商家进行反向“种草”,标题说着“后悔买了”,正文却是“后悔买晚了”,借机为自家产品打广告,有的还会发布不实信息、“拉踩”同行。二是沦为情绪宣泄的工具。部分避雷帖充斥着主观判断,却缺少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这样一来,其他消费者能否通过“过来人”的经验少走弯路,还未可知。三是一些博主为了吸眼球、博流量,刻意制造争议或夸大事实,让帖子“画风”完全走偏。很显然,如此避雷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还可能导致网暴等不良后果。

众声喧哗,我们不妨保持理性、审慎看待,其中关键是要学会甄别。一方面,要关注避雷帖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被情绪化的内容所误导。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每个人的消费体验和需求不同,他人规避的“雷区”未必不适用于自己。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也应意识到,滥用套路的短视行为只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最终损害品牌形象。通过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当然,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更需要平台加强对避雷帖的审核和管理,对于虚假宣传、夸大事实的帖子进行及时删除和处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