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商品”岂能用作牟利噱头
2025-01-13 09:56:18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全国各地商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俄罗斯商品馆”引起广泛关注。“俄货商品馆”“万俄优选”“俄货集市”……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都以 “硬核俄货”“官方认证”“源头直供”为卖点,吸引消费者。然而,不少网友指出,其中不少商品并非来自俄罗斯,而是中国本土生产。 数据显示,近一年,全国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有的城市一个月新开73家“俄货店”。越来越开放的市场,让国外商品可以更快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但与此同时,不少“俄罗斯商品馆”也频频引发争议。有博主“揭底”,某些所谓俄罗斯商品,如俄罗斯榴莲糖、俄罗斯驼奶、牛筋肠等产品,在俄罗斯本土并不存在;还有媒体调查发现,众多“俄罗斯商品馆”里的商品为国产,如奶粉的产地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俄式纯猪肉肠、水果燕麦的产地在黑龙江牡丹江市……这些商品除了包装上有不少俄罗斯元素,实际上与俄罗斯没有一点关系,大多属于打着俄罗斯商品名头的“伪进口”商品。 消费者选择进入“俄罗斯商品馆”消费,就是冲着俄罗斯进口商品来的。显眼的“俄罗斯商品馆”字样,浓郁的俄式装修风格,再加上其所售商品上标注的俄罗斯文字,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店内商品自俄罗斯进口的认识。这些店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误导、诱导消费者的意图,恐怕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认定和规范。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商家正是通过打造俄式风情,并巧妙利用“文字游戏”的方式,模糊产地信息,让非进口产品借着“俄罗斯商品”的名义卖出了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赚取高额利润。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扰乱了正常市场环境。 目前,针对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整改。就在1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息,通过对全市范围内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的排查发现,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已立案调查。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受到欢迎,这本是中俄民间友谊的象征,不该被无良商家用作牟利的噱头,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让俄罗斯商品在国内市场健康、有序地流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