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2025-01-22 10:11:31 作者:刘方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光明论坛】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近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强调,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万亿元,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2012年到2023年,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重由79.4%提升至92.3%,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长至50%以上。新征程上,要结合国有经济功能和定位,以实现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为着力点,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全面强化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中国特色国资监管体制,以更高站位、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新国企。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在民营经济反映强烈的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继续推出更加细化、务实管用举措,并且狠抓政策落实落地。通过全力优环境强服务、破壁垒解难题、疏堵点提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自2023年8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公开渠道征集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线索,并将甄别筛选的115条有效问题线索转有关地方核查处理。新征程上,需要加快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深入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加大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线索的核查、整改和通报力度,促进以查促改、以案促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提速加力。新征程上,需继续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的行为,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动协同检查、控制检查次数。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健全企业破产制度,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深入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

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牢牢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主动,围绕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产业发展三个方面,驰而不息推进深层次、系统性改革,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聚焦重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任务,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组织实施、要素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构建基础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凝练机制。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进前沿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国率先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健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加快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度持续提升。新征程上,要以提升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化规划的统领力,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协同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间的统筹,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积极发挥市场的引导力,完善社会预期管理的制度体系,综合做好经济预期、社会预期、分配预期的管理。

(作者:刘方,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