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英歌舞幼儿园特别代表队出场,此处应该有掌声!

2025-02-05 09:45:32 作者:维扬书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大年初五,广东汕头潮阳英歌舞大汇演。不用BGM就已经很震撼了!幼儿园特别代表队一出场,现场群众忍不住感叹:这就是传承!(2月4日澎湃新闻)

今年大年初五这一天,广东汕头潮阳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英歌舞大汇演。在这场汇演中,潮汕英歌舞幼儿园特别代表队惊艳亮相,他们的表演即使没有背景音乐(BGM)也极为震撼,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和赞叹。

英歌舞俗称“唱英歌”“扣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是流行于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等剧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作为岭南文化的符号代表,近年来,英歌舞“出海”“出圈”,多次在国内外进行表演,并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舞幼儿园特别代表队出场,让人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新生之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汕英歌舞,与国内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同样面临传承难题,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新兴娱乐形式的涌现,年轻一代对于英歌舞的兴趣逐渐减少。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时尚娱乐形式,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加之市场需求相对不高,受众群体有限,使得潮汕英歌舞的发展受到限制。在这种语境下,幼儿园特别代表队的闪亮登场,被网友怒赞为“这就是传承!”

英歌舞幼儿园特别代表队出场,让传统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英歌舞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是文化认同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英歌祈求平安吉祥,表达爱憎,抒发斗志,幼儿园小朋友通过英歌的表演和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族群认同和文化自信,通过师徒结对、手把手教传的方式进行活态传承,延续文化命脉,在表演中融合现代创意,传统非遗项目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活态传承,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参与英歌舞表演,也丰富了幼儿们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幼儿们能够培养音乐感知、节奏感和舞蹈技巧,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英歌舞活动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欢快的音乐和灵动的舞蹈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和快乐‌。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合作的表演形式,幼儿们能够学会团结协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特别代表队的出场,也给其他非遗传统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必须从娃娃抓起,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英歌舞幼儿园特别代表队出场,此处应该有掌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