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撬锁亮化,倡议岂能成强制?

2025-02-07 11:14:53 作者:黄齐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近日,山西大同古城某商户因未按要求亮灯,遭多名工作人员撬锁并强制开灯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今天(2月7日),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发布致歉信,表示因其街道工作方法失当,引起“破门亮灯”网上热议,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向广大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歉意。(央视新闻)

当地政府为亮化大同古城,倡议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并补贴额外的电费,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倡议”只能是“倡议”,而不是行政命令,所以,它不具有行政强制力,商户享有是否执行的自主权。既然是倡议,就需要宣传到位,晓之以理,争取配合,自愿执行。那么,倘若遇到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商户怎么处理?相关的部门应当有预案。当岳先生因故没有按要求开灯时,大同市平城区城管部门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镜——他们在下达最后通牒之后,就强行撬锁入室,打开岳先生店铺内的灯!显然,他们把政府的“倡议”当成了言听计从的行政命令。

亮化古城,提升氛围,吸引游客,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绝不能成为“撬锁亮化、强制开灯”的遮羞布;毕竟,此举难逃程序违法的嫌疑。大同市平城区委工作人员对此事的回应是“确实不合适”,这只是不合适吗?当然不是,因为它涉嫌违法。我们希望当地对涉事人员严肃处理,而不能停留在“不合适”的层面上。

“倡议”成“强制”,这未必全是基层执行人员的过错,其根源可能还在于个别领导的默许,导致了形式主义下“倡议”的执行力度“层层加码”,最终成了“行政命令”。从这个角度看,此事纠错不能止于惩处基层执行人员,还需要当地政府层面的反思。(黄齐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