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数字赋能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2025-02-08 08:55:17 作者:李兴兴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中医药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为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赋能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从数字化视角出发,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医药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数字转化。中医药文化蕴含诸多思政教育元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使其得到即时化、立体化、场景化的呈现,比如通过参观数字中医药博物馆展现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进而阐释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在虚拟课堂中开展中医药哲学思想的讨论,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通过中医药文化微电影展现中医药名家的生平事迹,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职业精神等的追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实时交互优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医药文化资源浸润学生心灵,提升思政课堂的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构建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数字资源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利用智慧树、学习通等已建设的数字技术教学平台,打造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数字资源库。资源库的开发应充分重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层级、多模块构建资源图谱,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学生需求,利用数字化资源所具有的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的大量数字信息特点,将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的文本、声音、图片等合成为虚拟的数字文献资源,突破有限信息空间的束缚,为开展教学提供方便、快捷、实时、系统的数字资源,实现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

数字技术提升思政课教师中医药文化素养。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思政教师是决定中医药文化能否融入思政教育、融入效果如何的关键因素。但大多数思政教师缺少医学背景,因而在融入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思政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一短板。中医药文化的数字化运营,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平台持续学习,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掌握中医药文化的最新动态,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增强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程整合的应用能力。

数字技术作为促进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手段,应当被充分利用以构建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而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基地;本文系“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模式构建研究”〈GJYJ20220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精彩一课’‘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sztsjh-2023-10-10〉理论成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