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检互认,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2025-02-18 15:46: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医检互认’真的很贴心,不用重复检查,既节约了钱也节省了看病时间。”2月7日,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习水县前来就医的王女士说。(2月18日 贵州日报) 拿着一家医院的检查报告,换一家医院就诊,即便是看同一种病,常常还需要把相同项目的检查再做一遍。这样的就诊经历,不少患者都遇到过。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之一。 据报道,2024年,遵义市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了全市区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系统。目前,遵义市4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更让广大群众在看病过程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明确医检互认,这无疑是一个好政策。一方面,有了医检互认,患者就可理直气壮地拒绝重复医检,不仅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折腾,而且也可以节省一大笔的看病开支。另一方面,有了医检互认,医院的就医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看病烦”“看病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也推动医疗机构回归公益属性,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可见,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医检互认就是一个就医红利。 然而,好的初衷也面临现实挑战。从硬件来看,不同医院的检查设备的精密程度存在差异。从软件着眼,医疗器械操作者的经验和水平不尽相同。在软硬件差异的背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凸显出来。这些差异难免影响医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对后续诊疗造成影响。为慎重起见,也为避免纠纷,一些医院和医生倾向于“以本院检查结果为准”。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数据化和电子化管理,促进不同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医疗机构需加强技术协作,通过资源下沉、设备共享、人员帮扶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为医生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尽力消除其对医疗纠纷的担忧。 病有所医,事关人民健康、事关民生福祉。重复检查检验所做的每一次“减法”,换来的都是患者就医体验的“加法”。期待更多务实举措落地,贯穿改善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切切实实惠及更多人。(文艳)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