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为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提供更多支持保障

2025-02-20 09:29:24 作者:鞠 实 来源:吉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民营经济扬帆远航,正驶向更加广阔的海洋。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如同一盏明灯,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民营企业家坚定“大有可为”发展信心打下了“强心针”。民营经济要真正“大显身手”,除了各方主体要坚定发展信心外,还需在软环境打造、法规制度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是其茁壮成长的沃土。这沃土之中,最重要的是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其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要看到,个别政策在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中仍存在问题,有的地方在政策执行方面打折扣,有的地方“新官不理旧账”,这些都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必须细致谋划,着力建立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真正惠及每个民营企业。同时,还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打破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轻装上阵、公平竞争。

法治是民企行稳致远的“护身符”。几十年来,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民营经济在法治的护航下行稳致远。与此同时,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无法覆盖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特别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更是众望所归。此外,还应加强执法力度,对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

人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一定困难。一方面,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劣势;另一方面,个别地方对民营企业人才的政策支持不够,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必须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可通过提供培训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让民营经济真正“大有可为”,就必须在软环境、法规制度、人才引育等多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放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