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博文精选 > 正文
对公务接待病灶别奢望内曝
2010-11-16 09:17:23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这个一度被民众视为抑制房价有功的“功臣”,仅仅因为拿公务接待卡刷了约1000新西兰元(按最新汇率相当于人民币5287 元),为自己购买了两瓶酒,结果却未能逃过审计员的眼睛,还引发公众游行。最终希特利不仅补齐了费用,丢掉了官帽,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特别值得一书的是,按照“透明国际”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新西兰与丹麦、新加坡三国并列第一。

希特利的违法没有“后悔药”,这才是真正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更主要的是,他公饱私囊的蛛丝马迹,未能逃过审计员的“火眼金睛”,而广大民众也无丝毫宽限之意。某种意义上,正是民众对公帑腐败的“零容忍”,得以促使审计制度始终保持“高压”的严谨态势。

倒是觉得,现有监督机制对公务接待腐败问题的“内曝”已缺乏可能。从公务接待腐败表现来看,现有监督制度本身听命于公务接待潜规则的受惠者,即要么是上级领导,要么是同级领导。也正因此,一些监督机制能够发力的重要前提,往往取决于领导的“以身作则”,而这在许多时候又是靠不住的。

对泛滥的公务接待病灶别再奢望“内曝”。要想监督制度发力,就必须打破这种利益关联链条,一方面从预算源头箍紧龙头,另一方面积极强化除“内曝”之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第三方监督。特别是,对公务接待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而不是更富象征意义的“停职检查”。(hedao3412)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
诬告案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茅台:民众迁离了你怎么办?
旧思想往往会阻碍社会进步
奢华的亚运开幕式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