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满清政权内外交困,不得不“实行新政”。1901年通令将各省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省城设大学堂。1905年明令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贡院失去了原有职能,等待着“华丽转身”。此时西风东渐,落日下的大清帝国为苟延残喘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预备实行君主立宪,召开咨议局、资政院、筹办地方自治等等。在这种背景下福州贡院正中前排“至公堂”改为咨议局,相当于省议会。咨议局事实上是反对派的一个大本营,与地方督抚时时发生冲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义旗天下应”。福州在革命党人的带领下,当年11月8日发动“于山之役”,击败清军,成功光复,成立革命军政府。贡院被改为福建省临时参议院,成为福建民主象征。
1912年清宣统逊位,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缷职后乘军舰从海路经闽返粤。4月19日,孙中山抵福州马尾港。翌日晨在台江海关埕,将上岸时先生很生气说:我在江面见“欢迎孙大总统”、“孙中山万岁”的纸旗,太不成话。总统已卸即平民,“万岁”是封建专制皇帝称呼。先烈为了反抗“万岁”流血牺牲,我如何能接受?坚持撤旗后才上岸。显示了这位民主革命先驱身体力行、始终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本色。下午不顾奔波在贡院至公堂发表鼓舞人心、热情洋溢的重要演讲,盛誉黄花岗闽籍19位烈士壮烈成仁,是福建人民的光荣,希望闽人能完成烈士未竟之志。会后,留下两张大登影及与福建都督孙道临的登影。为纪念此次演讲,1932年,福建省府将贡院至公堂改名为中山堂,中山堂南面的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并作为国民党福州党部所在地。2001年,福建民革筹资三百万将其修复一新,并辟为孙中山纪念馆,新立拄杖远视的全身塑像,以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千载岁月,一座或许并不普通的楼,以沧桑的目光注视着历史。见证了从贡院到咨议局到中山堂,从帝制到民国到共和,从追求功名到渴望知识到娱乐至上…… 只要不倒,它还可以见证很多很多。(中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