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福州】
多云 11℃/4℃
福建政经  福建社会  国内热点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文化教育  互动反馈  报料投稿
位置: 首页 > 博文精选 > 正文
“走光”背后隐藏的阴暗心理
2010-12-17 08:45:39

这里同时呈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网络甚至许多官方网站也对“走光”表现出了相当的大度和宽容呢?一个通俗而时髦的解释就是:炮制者和管理者的“双赢”。“走光”的大行其道,正是由于其大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了力量。联想到以前做学生复习应试,老师说有的知识点掌握了考试的时候就是得分点,那么这个“走光”点,无疑就成了网络的“得分点”,就是生产点、得钱点。于是乎,走光与网络同辉,效应共名利齐涨。前面说到“37,300,000篇”这个数字(当然它还在继续增长),这么庞大大的篇幅数量,网民的点击率自然“水涨船高”,网络引导着舆论,引导着读者的视听,引导着他们心理的“走光”。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我有个并不杞人忧天的忧虑:网络的开放性会不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量变而质变”的恶果呢?

“走光”现象另一方面也“走光”了无聊者本身,暴露出了他们的阴暗心理;而更可怕的是,“走光”可以不断扩大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者工作机密、商业秘密,或者家庭生活、个人隐私,使人的基本尊严都受到挑战。更加恶俗的是,会有好事者将此作为“炒作”由头,借助网络的开放性,添油加醋,无限放大。思想自然要解放,但解放有其底线,网络要发展,发展得讲规则,特别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和对文化的敬意。期待,“走光”能渐渐变得低调和黯淡——因为谁也不希望它有朝一日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余音)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新闻
若是真的,央视春晚阳光多了
每个人都有理想里的那些飞蛾
我有呆根,是从慧根转化来的
小论石旭东小说集《红蝶结》
返回首页
东南网版权所有 © 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