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民无名"谈用数字取名的风俗
来源:东南网 2011-08-09 编辑:黄水来
不久前,报载大旱使洪泽湖水位下降,一直位于水下的明祖陵拱门及甬道露出水面:朱元璋祖坟重见天日。明祖陵位于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明祖陵和泗州古城一起被埋葬于滔滔洪水中。 这则新闻让人困惑的是,朱元璋祖宗三代的取名: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继续深究,其父名朱五四,本人原名朱重八,后参加了起义军,才改名“朱元璋”据说是要成为诛(朱)灭元朝的璋(古代的一种玉器)。朱元璋手下有两员大将:一常遇春,其曾祖叫常四三,祖父叫常五五,父亲叫常六六。一汤和,其曾祖叫汤五一,祖父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元朝,这些人的名字竟全是一堆数字编号。 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是这样解释的,朱元璋及其父祖生在元朝,元朝有个规矩,老百姓假如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来命名。清.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意思是元朝禁止老百姓取正式名字,只让他们按照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俞樾还举出道光年间绍兴一带尚存的取名风俗为证:“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四五”。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完全释疑,有时也难自圆其说,且有违史实。 翻查《元史》、《元典章》等史籍,并没有“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的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条文,甚至连类似的记载都没有。俞樾也承认“此于《元史》无征”。而我们却可以很容易地用一些事例反证,元朝非官非士的百姓不用数字做名字,或者除数字之外另有正式名字。翻阅《元代文学史》,其中名家迭出。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新的转折期,除诗、词、散文外,戏曲、散曲、小说得到了长足发展。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收录元散曲家百余人。这些有影响的作者几乎都是“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汉人。元是典型的等级社会、政治制度十分严酷,族分四等,人分十级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九儒”也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细民”,但罕见有数字编号为名的。 如用数字取名并非元朝的行政命令,那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风俗。中国古代,有时并不把取名当作一件很慎重的事,名字往往起得随意率真,看古书时一些名字常让人发笑。名字似乎只是一种符号,这时一般地说用数字来命名十分便捷。商时,喜用天干“甲乙丙丁……”如太甲、太乙,外丙、武丁,盘庚、帝辛(纣)等;自周开始,“伯仲叔季”就用来表示家里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伯夷、叔齐、管仲、夏侯季权等。而纯以数字为名春秋时就有先例了,如吴王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念”(此读音延续至今)。唐宋时流行行第称呼,行第是指一个家族同辈的人,分男女,依年龄各自排行。如秦七秦少游、黄八黄庭坚、柳八柳宗元、元九元稹、李十二李白、韩十八韩愈、白二十二白居易等。后渐成社会风俗,流风所及一部份人就以排行入名,这在宋、元、明时期的平民也就是“细民”较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