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用创意把梦想植入绿色厦门
来源:《福建日报》 2011-11-10 编辑:林洪熙
“有色眼镜”是教育“冷暴力” 事实上,学校区别对待差生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此次以上学校对差生用“颜色”区别开来,则是将潜意识的优差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赤裸裸地表现。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曾受到老师或多或少的区别对待。 网友陈先生说,在他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对班上好的同学就表现出不一样的感情:安排座位时靠前,经常点名提问,课后主动开小灶,犯了错误能被网开一面。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的最高要求是,上课不要讲话,不要影响到学习好的同学即可,其他的就很少被关注到了。陈先生认为,这是老师戴着“有色眼镜”教学,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老师的这种感情倾向,会在心里产生一种“老师不重视我,不会关注到我”的思想,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漳州一中张亚兰老师看来,学生能力发展有先后,学习能力和特点也有差异,这并不是学生的错,老师也不能以此来划分学生的等级。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对待班上同学是要一碗水端平的,对待表现不好的要多给他们鼓励,珍视他们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教育公平的体现,要先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有权利得到这种公平。”张亚兰认为。 有网友认为,相对于老师的一次责罚,这种戴“有色眼镜”教学是一种教育“冷暴力”,危害更大、更远。本网网友“匐茎”指出,优生们的成功需要赞扬和鼓励,但“差生”们的成长更需要关怀和呵护。因此, 培养好学生,必先取缔教育“冷暴力”和教育“有色镜”,拿应试教育体制开刀,矫正教育方法。 更多话题讨论请登录福建第一社区(http://fj01.cn)或福建微博(http://t.fj01.cn)参与。 |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