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热点>时政要闻 >正文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来源:人民网 2012-03-30 编辑:黄水来

调结构。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有扶有控,力促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应深刻认识到,发展必须转型,转型也是发展。应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的发展。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惠民生。去年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不俗成绩:新增就业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但应看到,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在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仍有不少待解难题。今年,应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持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促进社会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抓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应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财税金融、资源环境、收入分配、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总结基层鲜活经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促和谐。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努力从苗头上和源头上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社会和谐的负面因素;积极稳妥地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稳增长是保持今年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控物价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调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基本途径,惠民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抓改革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促和谐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只有把各项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首页> 国内热点>时政要闻 >正文
相关新闻
·十一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闽第九
·台湾经济较低迷 连续3个月亮蓝灯
·厦门岛内外将建设五大总部经济区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