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宜居宜业民生幸福指数提升
来源:福州日报 2012-11-05 编辑:唐丽萍
工业经济是城市发展引擎和动力。这10年,福州工业规模持续做大,到2011年,工业总产值已实现5873.4亿元,已形成机械装备、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3个千亿产业集群和4家百亿企业。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向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集聚,2011年,两翼工业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1.5%。 项目就是增长点,投资就是爆发力。去年以来,福州市又出台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等10多个政策措施,强化“三维”对接,进一步助推工业发展。在去年全省“三维”项目对接中,央企投资福州位列第一。今年海交会福州又签下“三维”项目377项,全面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这些年不断整合山海人文旅游资源,培育形成了三坊七巷、船政文化等国家级旅游景区,温泉游、闽江游、文化游等三大旅游品牌,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都”,目前正倾力打造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福州大力发展水产、畜禽、果蔬、食用菌以及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53亿元。 海是福州的优势。10年来,“海上福州”建设扎实推进,海洋经济蓬勃兴起。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实现1539.5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在服务业方面,福州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优势,服务业发展布局趋向合理,体系日渐完善。目前,在榕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7家,开放发展之路越走越畅通。 |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