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上的新家老味道——台胞们在大陆开启向往的生活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江茗茗 林剑波 林木阳 吴雅芬 | 时间:2023-11-19


《湄洲岛上的新家老味道》视频节目

《湄洲岛上的新家老味道》视频节目海报

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湄洲岛隆重开幕。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推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妈祖文化传播新路径。

第二十五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现场

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传播与传承,对东亚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文交流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多年来,莆田充分发挥妈祖文化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取得了一些成果。

日前,由省、市、区三级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深入莆田湄洲岛,探寻台胞的海岛生活和创业故事。

郑雅萍:莆田湄洲岛人的“台湾女儿”

台胞郑雅萍与她在湄洲岛上的干爸干妈合照

“妈啊,爸啊,呷嘛嘸(吃饭了没有)?”在湄洲镇高朱村一户人家门口,郑雅萍扯着嗓门,操着莆仙方言和闽南方言,大老远就喊着“妈妈”和“爸爸”。

听到“女儿”的叫声,两位耄耋老人马上从屋里探出了头,确认无误后,立刻展开双臂迎接郑雅萍的到来。寒暄几句后,他们仨手牵着手走进了客厅,顺势坐在了椅子上,继续热聊了起来。

台胞郑雅萍与干爸干妈聊天

原来,郑雅萍这次特地前来看望“爸妈”,是邀请他们去宝岛台湾游玩,完成她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

“告诉你们哦,台湾很漂亮的,有山有水,有好吃的、好玩的,跟湄洲岛一样,都是海岛。两个岛隔海相望,很近的。”

“好的,没问题。等下次妈祖去台湾巡安的时候,我们一定去找你,叫上家人一起过去走一走、看一看、逛一逛。”

“行啊,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能撒谎哦。”

“不会的,放心吧!”

得到“爸妈”的肯定答复后,郑雅萍心花怒放,笑得格外灿烂,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郑雅萍来自台湾高雄,家中有父母和妹妹。几年前,湄洲妈祖在东南亚巡安时,郑雅萍参与其中,第一次见到了祖庙妈祖的真容,就此结缘,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湄洲岛妈祖祖庙

2019年初,郑雅萍不顾家人的劝告,毅然只身一人奔赴妈祖的故乡,投资经营餐饮项目。明年初,她即将在湄洲岛创业满5年。其间,她认识了“爸妈”的儿子高玉明,久而久之成了好朋友,于是也顺口叫起了“妈啊”“爸啊”,从此化身为湄洲岛人的“台湾女儿”。

“爸妈”住在湄洲北大道上,距离郑雅萍开的店仅1公里,步行只需10来分钟,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马蹄铁餐饮吧

“这就是我开的第一家店,马蹄铁餐饮吧,它属于一种复合式音乐餐厅。顾客可以边听音乐边喝咖啡,或者边吃饭。”郑雅萍带着记者边走边介绍,说起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她如数家珍,“你们看,门口这条石板路,就是通往妈祖祖庙的必经之路。游客和香客就是从这里一步步拾级而上,然后穿过几道山门,全程走完323步(妈祖诞辰日为农历三月廿三),才能到达目的地。”

可以说,马蹄铁餐饮吧是郑雅萍扎根湄洲岛的起点,也是妈祖信众朝圣的始发点,更是台胞“登陆”演绎两岸融合的生动写照。

台胞郑雅萍在马蹄铁餐饮吧调制台湾饮品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支持莆田以妈祖故里、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为载体,深化对台交流合作”。

“看到最新政策,我更加有信心了,继续为妈祖故乡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夜幕降临,郑雅萍领着记者团队来到湄洲岛莲池沙滩,指着她开的6家店说,“烧烤、唱歌、饮品……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多种业态满足游客的不同消费需求。”

莲池沙滩

1拖N,龙头效应正在显现。在郑雅萍的带动下,一批台胞陆续前来湄洲岛投资,也在莲池沙滩开起了餐饮店。甚至,她的“所作所为”还吸引了青年台胞登岛就业。“我从台湾来到湄洲岛当厨师,努力把两地的餐饮文化融合起来,争取打造出新菜品、新风味、新潮流。”受郑雅萍的影响,朱景名慕名而来,渐渐融入了岛上的生活,“慢慢习惯了,现在就是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干好!”

记者采访台胞朱景名、郑雅萍

不止于岛内,郑雅萍还将视野投向岛外,拓展自己的事业。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有个文甲码头,这里是游客和香客坐船上岛的地方。就在此处,郑雅萍又投资开起了一家新店。

眺望海峡对岸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乘着利好政策的东风,未来可能会把餐饮店复制到莆田其他角落。”深夜,站在海风轻拂、浪潮迭起的沙滩上,郑雅萍面向大海,眺望远方,双手合十,许下美好的心望,“妈祖保佑,两岸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饶瑞和:我在湄洲岛上开小卖部

从马蹄铁餐饮吧门口出发,朝妈祖祖庙正殿走去,大概行至一半路程,就到了一个华丽高耸的山门,是为圣旨门。此门类似于牌坊,建于清代,用来纪念历朝历代颁布圣旨,褒封妈祖。整个建筑形制规整、大气威严、古朴庄重,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圣旨门前是一块开阔空旷的广场,两旁生长着几棵高大翠绿的榕树。榕树下阴凉爽快,正是游客和香客的最佳小憩之处。这里已经划出了三五个摊位,整齐停放着几辆小餐车,像是移动的小卖部,向往来人群供应小食和饮品。

“你们看,这几个摊主都是本地人,就我一个是台胞。我跟他们享受同等待遇,像一家人一样,真的打心里觉得有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饶瑞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在广东东莞创业过,在江苏昆山工作过,现如今常驻在湄洲岛。”

记者采访台胞饶瑞和

在饶瑞和餐车旁有一个戏台,台上赫然摆放着10多尊硕大的神偶。“这两尊比较高的是顺风耳和千里眼,那几尊矮一点的是电音三太子。”饶瑞和介绍说,“前不久刚刚在莆田全境巡安回来,神偶的有些地方要整理一下,比如‘头钱’和‘手钱’都得换新的,所需材料从台湾那边发过来。”

饶瑞和不仅在湄洲岛经营着小卖部,同时也当起了义工。今年9月,湄洲妈祖开启十天九夜绕境布福之旅,“足迹”踏遍莆田一县、四区、一旅游度假区、一经济开发区。其间,饶瑞和扛着30多公斤重的千里眼神偶走在队伍最前端。

饶瑞和介绍巡安过程

“全程近400公里,途径53个妈祖巡安站点。”

“千里眼神偶是妈祖身边的护法,充当开路先锋,伴随巡安队伍走完全程。”

“在神偶脖颈处挂上‘继光饼’,沿途发放给信众。这是台湾的阵头文化。”

……

“在台湾,妈祖就是我们心中的‘母亲’。”说起此次妈祖巡安活动,饶瑞和侃侃而谈,意犹未尽。目前,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妈祖宫庙有1万多座,遍布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敬仰者已经超过3亿人。

饶瑞和、王淑华接受记者采访

说着说着,饶瑞和又带着记者登上台阶,快步走过一段“捷径”,然后乘上了电梯,很快就来到他经营的另一个定点小卖部。此时,耳边传来一阵响亮的声音,原来是一个女导游正在使用扩音器,为一群游客讲解。这个女导游,就是饶瑞和的妻子王淑华。

王淑华:我在湄洲岛上义务讲解

“大家看,这里是妈祖祖庙新殿,整体上为五进式仿宋建筑群,非常宏伟壮观。”

“新殿依山就势,向南伸展,呈轴线分布着宫门、钟鼓楼、祈福馆、天后广场、妈祖文化展览馆等建筑。”

“殿内有黄金妈祖、红木妈祖、砗磲妈祖、翡翠妈祖、石像妈祖,寓意金木水火土。”

黄金妈祖

石像妈祖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我们经过的那个妈祖石雕巨像,就是新殿的起点,也是旧殿的终点。”

“在石像妈祖的对岸,是隔海相望的台湾北港妈祖庙,那里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雕像。”

……

在王淑华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一旁的广东游客听得入迷,陶醉其中。

王淑华现场讲解

趁着王淑华喝水的间隙,记者抓住有限的时机,现场插话采访:“你们觉得王淑华女士讲解得怎么样?满不满意?”

“自己看的话,肯定是看不懂。听她这么一讲,一下子就明白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讲得很好啊,深入浅出,全面详尽。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不虚此行。”

“必须点赞,很满意,没想到台湾同胞这么懂妈祖文化。”

……

几位游客你一言我一语,直把王淑华夸得喜笑颜开。

游客接受记者采访

王淑华来自台湾台北,已在湄洲岛当义务讲解员多年。她曾经在文旅行业中当过导游,所以改当讲解员的时候,她一下子就进入角色。

王淑华向游客讲解文物

有的时候,王淑华最多一天要讲解6场。每次,她都会把台湾妈祖文化融入进来,与大陆的妈祖文化相互对照比较,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享受一场免费的精神之旅。

“能在妈祖的‘脚下’当义工,我感到很荣幸、很自豪、很开心。”王淑华表示,“只要条件允许的话,我愿意一直干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把妈祖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妈祖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