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 专题 > 家和福建美家和两岸兴 > 正文
张阿娣:外来媳妇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公婆
www.fjsen.com 2014-04-19 18:04:35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有一位大家公认的孝顺媳妇--张阿娣。她不离不弃侍奉久病在床的公婆4年如一日,端屎端尿、喂水喂饭,尽心尽责,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做儿媳的孝道。好儿媳,好妻子,好脾气,她是村民眼中的三“好”媳妇。

照顾公婆没日没夜

四年前,先是她的婆婆突患中风,导致腿脚行动不便,后来她的公公又在上山干活时摔了一跤,造成下肢瘫痪,之后又突然双目失明。如此厄运连连,钟家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那就是谁去照顾这两位老人。为了养家糊口,张阿娣的丈夫得出外工作,照顾孩子和患病公婆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张阿娣一人的肩上。每天清晨,张阿娣都得早早起床,煮完饭先将饭菜送到公公婆婆的床边,然后再催促孩子起床吃饭,待到送完孩子上学,又要忙着到公婆房间洗刷马桶、清理污秽物。忙完这些的她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又要去忙着准备午饭及其他事情。即使到了夜里,公婆也会随时叫唤,有时候她甚至睡不了一个完整觉。在丈夫钟荣辉看来,妻子照顾父母,是没日没夜的。4年来,除了每年照例去拜关帝“请假”一天外,张阿娣从不离开照顾公婆的这班岗。

辛苦操劳从没怨言

有人说,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小孩子。张阿娣的公公今年已经83岁,婆婆75岁,老人难免有糊涂的时候,张阿娣的照顾,甚至会招来挨骂。公公刚吃过早饭,竟会抱怨:“我好几天没吃饭了,怎么没弄饭给我吃”。公公婆婆有时候会耍小孩子脾气,但她从来不计较。她说,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的,想到这儿,就自然不会跟老人较真了。公公大小便失禁,阿娣没有怨言,全都揽下了;公公还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常红肿流脓,阿娣就帮忙涂药、擦身子。而照顾婆婆,同样也要端屎倒尿。加上婆婆爱干净,屋子得天天打扫,得经常帮婆婆洗澡洗头。一日三餐,阿娣都要费心准备:公公吃的东西要煮得烂,婆婆高血压,吃不得太油腻的东西,这些她都谨记在心,丝毫不敢懈怠。


学闽南语亲近老人

张阿娣是江苏溧阳人,随丈夫嫁到了松洲村, 刚结婚那会儿,阿娣完全听不懂闽南语,公婆也只能听懂部分普通话。彼此间的沟通,只能由大伯家的孩子来当翻译。不过,张阿娣明白,要想拉近和公婆的距离,得用最短时间学会闽南语。唯一办法就是“多听,多和村里人说话”,张阿娣用心当起了学习闽南语的学生。而今一口流利的闽南语,甚至连口音也变得“当地标准”,张阿娣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连丈夫都赞叹妻子的闽南语水平进步神速。

收入微薄勤俭持家

张阿娣一家六口人,只靠丈夫钟荣辉帮人收香蕉、卖香蕉维持生计,每月赚不到两千元,加上公婆二百多元的低保金,就是张阿娣要费心操持的家庭开支。如今,张阿娣14岁的儿子正在浦南中学读初三,9岁女儿在松洲小学读二年级。屋内,几乎看不到孩子的玩具,仅有的一个鸡毛毽子,也是张阿娣自己动手做的。而面对家里的经济窘境,张阿娣毫无怨言,乐观豁达地认为这不算什么,有钱就多用,没钱就节俭点。 她身上一件褐红的呢子外套,已穿了十几年,仍然舍不得给自己添置新衣。她淡然地说:“有钱就先给婆婆买衣服,我是很久没买新衣服了,但我不计较。”朴实无华的语言,传递的是淳朴厚重的孝道和难能可贵的爱心。

如今,外来媳妇张阿娣的孝心正感染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松洲村的孝老爱亲之举蔚然成风。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