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正文
平潭石头厝: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2023-06-16 11:04:46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陈娜

东海之滨,风起浪涌,平潭岛如麒麟跃然海上。在这座岛上,石头是最鲜明的元素。

平潭澳前镇68海里景区的奇岩怪石。张永定 摄

石头,千百年来与平潭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依山傍海、错落有致的石头厝是最别致的风景。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成群的石头房子少见。而平潭是中国沿海石头厝成片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

石头厝凝聚着海岛先民战天斗地的生存智慧,承载着平潭儿女打拼世界的浓浓乡愁,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平潭岛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缩影,被誉为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探源:石头厝背后的地理逻辑

从石桌、石椅到石板路、石头厝……在中国,很少有地方像平潭这样,几乎所有一切,都离不开石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平潭人不断与石头“硬磕”呢?

首先是地理自然条件和资源影响。当地人曾风趣地说平潭有“三宝”——风、沙、石。

平潭属于湾外岛屿,孤悬在海岸线外,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一年四季均有大风天气,是中国强风区之一。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潭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之前,大风裹挟着飞沙,是平潭人民需要面对的生存常态。在这样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下,坚固耐用的石头厝,最能够抵抗风沙侵袭。

另外,平潭原来是一座孤岛,交通不便,又缺乏砖、木等建筑材料,从外地运输成本高昂。但平潭盛产岩石,花岗岩储量极为丰富,漫山遍野的石头是价廉易得的建筑原材料。

“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这句多年前流传的民谣形象地道出了石头厝的诞生环境和特征。

当然,石头厝兴起也受人文条件影响,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海岛的自然灾害和危险指数远大于内陆,石头厝质朴稳重,是岛上居民内心安全感的重要依托。

在平潭,“起厝”,即盖房子,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未起厝,先下基”。在盖房子之前,要先选个黄道吉日,挖好地基填入基石,还要按照习俗,在后墙正中砌三块方石做奠基,底部用硬币垫着,求安图财。

“起厝”用的石头,也要事先预备好。石匠们就近取石,看准石料的脉络和走向,打下一排錾子,一锤紧贴一锤地打,打出合适的石块。

请来“起厝”师傅,开始一石垒一石的“浩大”工程。石厝整体落成后,需要选个好日子上梁,挂红灯、结红彩、放鞭炮,用上等杉木,围绕主梁两侧逐级铺下,钉上橼片之后再压上瓦片。

瓦片相压也极为讲究,中间一片瓦片弓压在两边凹瓦上,形成水槽便于排水,弓瓦上再压上一排石块防风掀开。

堡垒式的石头厝固然是先民们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被动选择。但从实用功能来讲,这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产型居住选择,也是祖先们的一种生存智慧。

沿革:与时代同频的演变轨迹

那么,平潭岛上的石头厝究竟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据《平潭县志》记载,汉代以前,平潭的民居多是简易的石渔竂;到了唐宋时期,石头厝发展为多间组合的平房排屋;从清代中叶开始,平潭岛上结构完备的四扇厝出现……

在平潭现有的石头厝里,从结构上归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四扇厝、竹篙厝、官厝。

“四扇厝”是平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民居类型。“四扇三间”,中间为厅,两边为房。厅又分大厅与后厅,大厅是家族生活聚会的公共核心空间,后厅多做厨房或仓库。

单层四扇厝民间俗称“过楣了”,意思过了门楣就封顶了。后期,四扇厝发展成两层建筑,厅堂有挑空和不挑空两种。

平潭传统民居格局变化大多以四扇厝为基本单元进行延展。如果你仔细观察“四扇厝”,会发现有的房子像是缺了一角,并不完整,房屋边角常留下锯齿状堆砌的石块。

这是因为以前多数人家在建房子的过程中,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先盖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可便于今后建房的衔接。这一式样,如今成了平潭石头厝民居的一个特色。

“竹篙厝”是平潭石厝民居的又一特色。

清代平潭与台湾班兵换防,产生了很多兵营,“竹蒿厝”就是由兵营演变而来。这种建筑类似闽南建筑,特点是以数十间房连成排厝,依次是前天井、厅堂、住房、后天井,前有大门,后有小门,直进直出,所以形象地称为“竹蒿”。

硬山屋顶,石墙结构,鱼眼天窗,犹如碉堡、地道,利于战斗。

竹篙厝的房顶多为不出檐或出半檐,早年平潭大路顶、左营、右营的民房大多数是“竹蒿厝”样式。

除了这两种建筑类型,还有一种就是官邸府第的石头厝。

这些官厝就是水师官员的家产,其中以“詹厝”为代表,即詹功显提督府大宅院。它是平潭目前硕果仅存的一座清代官宦府邸,为闽南红砖石构,柱础为石材,木柱承梁,配以精雕细刻的木构窗花,规模恢宏、气派不凡,书写着水师世家的辉煌和荣耀。

在民国时期,平潭还出现了“南洋客”返乡兴建的“番仔楼”风格的中西合璧的石头大厝。最明显的特征是从单层向双层的转变,有的还呈四合院式样分前后落或单落围分布。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民富有了,交通方便了,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水泥逐渐取代石头成为主要的建筑原材料,传统石头厝也随之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焕新:平潭旅游发展的“金名片”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其题中要义。同时,平潭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让乡村旅游和石头厝迎来一个历史转折点。

自2017年起,秉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的原则,平潭对石头厝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

目前,已完成全区约228平方公里石头厝村落、51000多幢房屋的普查,编制了《石头厝保护专项规划》,划分出石头厝风貌保护区和建设管控区,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理念,做活做大石头厝文章,通过整合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的资源,立足海岛乡村资源禀赋,推动民宿产业特色化,助力平潭旅游发展。

北港文创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七八年前,北港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全村只有四百多户,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许多破败不堪的石头厝。

2016年,平潭将北港村定位为文创村,立足于对台区位优势,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文化创意聚落区。随着“石头会唱歌”“半坡民宿”“石锣石鼓”“风中旅行”“九月美宿”等两岸文创团队的入驻开发,让古老的石头厝焕发出新生机。

平潭北港村的石头厝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已成为平潭的“网红打卡”地标。张永定 摄

随着越来越多原创音乐人、手工艺人、艺术家的到来,更增添了北港村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旅游体验性、参与感。

按照“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示范带动+两岸融合+全员参与”的发展运营模式,北港村打造成为了集文化创作、民宿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主题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马腿村,整村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在此落地,坚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原则,盘活了村里几十栋老石厝;在磹水村,石头厝改造成轻奢民宿鳞次栉比,与长江澳风车田交相辉映;在上楼村,台湾青年团队通过“楼台会”的文创与村史、旧物结合,让古石厝释放出独特风韵……

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这些被《国家地理》杂志形容为“谜一样的彩色城堡”的石头厝,已然成为平潭旅游发展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