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海西铁路打通发展大动脉> 故事 > 正文
漳泉肖铁路:钢铁长龙穿越泉州大地
www.fjsen.com 2008-08-23 16:29  张咏 刁艳芹 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借助木板滑行顶着沙石掘进

铁道部工程11局、16局、17局、18局,福州铁路工程公司,福建省公路工程一公司等单位燃响了开山炸石的炮声。然而,修筑铁路的过程注定艰辛。“这条线路的桥梁、隧道比例高达18%%,给施工造成很大难度。”时任漳泉肖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郑宗仕坦言,当时修筑隧道、桥梁时不断克服新困难的过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岩顶隧道的地质条件较差,施工时发生过多次塌方,淤泥夹着沙石向工人们滚滚袭来。一开始,他们借助着木板滑行,顶着沙石掘进。后来,他们决定用钢管顶着隧道顶部,先把隧道的其中一段固定,然后一段一段地进行“接力”,这也是我省第一次在隧道的挖掘中使用钢管棚的处理方式。

岩顶隧道还采用了全国铁路单线隧道较少使用的无轨运输。过去,隧道修筑中留下的洞渣和土石一般是工人用矿山车推出来的,效率很低。这次,建设者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把大卡车和装载机开进净宽只有3.9米的隧道运废渣!卡车利用避车道调头,装载机也采用侧向装沙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仕公岭隧道的顶上是福厦公路,隧道施工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车。然而,隧道上的覆盖层只有4米左右,施工单位就一个车道一个车道地进行施工,确保了隧道顶上的行车安全。

一般来说,桥梁都是工厂加工好再拉到工地上的。为了节约成本,施工单位把工厂直接搬到了安溪湖头。设备、材料都由工人在湖头加工好,直接铺上大梁、轨枕,省下了不少运输费用。

为了修筑铁路,铁路工人们付出了太多,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当时的总工程师钟清瑞曾动情地介绍说,工人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八成以上的工人长期与家庭两地分居,甚至在资金困难的时候两个月拿不到薪水,但工人们都毫无怨言。他们的精神,给这条钢铁长龙注入了不朽的精神力量。

群众主动拆迁暂借工棚居住

虽然地质差、难度大,但漳泉肖铁路的施工进度却一再地提前。它前进的每一步,除了凝结着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也离不开沿线群众的无私奉献。

“征地的皮尺拉到哪,沿线的群众都自动搬出来,不少人都住在了茅草棚中。”谈起当时群众的支持,郑宗仕不禁感慨万千。当时,安溪被铁路征用的 2400多亩土地茶果飘香、青苗茁壮,砍掉果木对农民来说是极大的损失,但是他们却没有怨言。“修铁路是我们盼了30多年的愿望,是造福子孙的伟业,不拆旧泥墙,怎么造新楼?”安溪城厢镇的陈老汉亲手砍下了他亲手栽培的龙眼树。

铁路横穿了不少村庄、企业,甚至还有寺庙和坟墓,为此施工队曾非常担心。但是当工程指挥部人员来到金谷镇时,镇干部却告诉他们:“镇上的拆迁户全部主动搬迁……”当时《泉州晚报》曾报道这样一个事例:金谷镇上的李联大、李联聪等四兄弟好不容易建起了房子,没想到铁路线却从这四座房子中贯穿而过。四兄弟没有向政府叫过一声难,自行拆迁,家人借居工棚,他们领到的补偿金还不够拆迁费。

工程上马后有着千头万绪的事情,铁路经过的各县都成立了分指挥部,担负起组织、协调工作,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日夜穿梭在施工队和当地群众之间,牵线搭桥、排忧解难,被人们称为“工地上的消防队员”。

责任编辑:纪玮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