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间,汕头特区发展成为美丽的海滨城市。上图为今日东部海滨新貌(沙新华 摄),下图为东部海岸1979年原貌(王瑞忠 摄)。
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崭新整洁的货架上,闽牌商品琳琅满目。近日,由福建人投资1000多万元的汕头第三大超市——东方康宁购物广场海霸王店开业了。
“这家超市所在的东厦北路,原来就有好几家福建寿宁人经营的杂货店、小超市。”陪同采访的老朋友王炜中向我们介绍道。
王炜中出生广东潮州,1965年到新华社工作,先后任厦门支社社长、福建分社副社长,上世纪90年代末调任汕头支社社长,退休后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从小卖铺、杂货店,再到大型商场、连锁超市,这一变迁,反映了福建、汕头交融发展的历程,也印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商业的繁荣。
沧海桑田 奋力崛起
“繁华一片起龙湖。”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在东郊龙湖村1.6平方公里的沙丘带上建设起步。当时,特区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广东省回拨给汕头上缴财政的640万元。
当年冬天,一位港商早上从香港出发,经深圳到汕头时,已是翌日凌晨。他说:“我是从深圳骑马来到汕头的。”以骑马比喻,可见当时行路之难。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向我们回忆起当年情景:“我们就在荒山丘滚滚的黄沙中,住篷棚、喝井水,顶风沙、冒寒暑,奏响锄头与扁担的交响曲,建起一座欣欣向荣的开放城市。”
1984年,经济特区范围调整为52.6平方公里;1991年,又扩大到243平方公里,基本上包括整个原汕头市区和潮阳、澄海、南澳三个市县。
从区间的几条小路,变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寥寥几座厂房,变成工厂林立的现代化新区,原先的荒地变成汕头市区东南部一片清新整洁的建筑群。30年,沧海桑田,波澜壮阔,汕头特区发展成美丽的海滨城市。
“最近酒店业一直火爆,平均每张床位涨了100元。”见到福建来的记者,汕头市旅游局局长陈华佳一脸高兴。陈华佳认为,今年新实行的七个短假期,为汕头旅游业赢得了商机,“短线游,特别是厦门汕头两地旅游市场的对接、融合,使汕头的酒店、旅行社都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悉,汕头有3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市区拥有5星级酒店3家,4星级酒店6家,成为这个都市繁荣的象征。
改革开放,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汕头的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全市GDP达到850亿元,比1981年增长24.9倍,年均增长12.8%。工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电子信息等八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件、中国驰名商标12件。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已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397元提高到117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95元提高到4604元。
闽人粤人 共赢共荣
汕头巨变背后,我们可以轻易找到闽人的影子。
潮汕闽南,本是一家;闽人粤人,共赢共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潮汕与福建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两地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人力、物流等优势,携手合作,走出了一条共赢共荣的区域协作之路。
早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勇于闯荡的福建人就来到这片热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起大大小小数千家小卖铺、杂货店。汕头市超市协会提供的一份材料表明,福建人开的商场,控制了粤东地区大部分工业区、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零售终端。不仅福建人开的小商场满街都是,而且将原来汕头人不太熟悉的福建品牌带到粤东来,比如休闲食品、洗涤用品、日用品等等。
东方康宁购物广场总经理曾宗林介绍说,上世纪末,福州新华都、厦门恒晟、龙岩辉业超市等,纷纷来到这里经营。目前,除了沃尔玛和易初莲花外,闽商投资的好客隆超市与东方康宁是当地最大的超市,经营数万种福建品牌商品。
“海霸王店的开业,只是我们进军汕头超市业的‘开幕式’,”曾宗林说,“再过2个多月,公司还将在汕头开出第二家东方康宁连锁店——6800多平方米的朝阳店。”
东方康宁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我省宁德市,现拥有10多家连锁店,员工近2000人,年销售额5亿多元。
“海西战略的提出,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为我们大举进军这个经济特区提供了强有力保证。”曾宗林表示,汕头市还计划学习福州的“农改超”模式,发展城市零售业,这使得东方康宁拥有模式和渠道优势;“而且,汕头人对福建的商场、产品比较熟悉、认同”。
东方康宁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在汕头投资五六千万元,开设六七家超市,引领当地消费时尚。
海西的魅力,也引领了粤商入闽潮流。
4月中旬以来,诏安县金星乡猛狮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由汕头猛狮集团投资5亿元的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铝酸蓄电池是国家免检产品,公司三废处理、能源损耗、材料损耗三项指标达到国际认可水准。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完成第一期厂房建设、设备安装。
汕头企业家丁建明在诏安投资8000万元创办的海利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仅两年就发展成集水产养殖、冷藏、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产品100%出口,去年产值超过一亿元。他说:“国家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作为海西前沿平台的诏安,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这吸引了更多广东的资金、技术前来发展食品加工业等。”目前,丁建明五兄弟又共同出资在诏安兴办福建五公子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肉类等食品加工。
更多更大的产业合作项目正在积极酝酿之中。记者从汕头市经贸局和建阳市政府了解到,汕头市最大规模工业企业宜华集团正准备进驻建阳,拟以数亿元收购当地一家林场,总面积达15万亩。
海西风起 酝酿腾飞
“‘海滨邹鲁’的称誉,说明原本以海洋文化为基础的潮汕地区,接受了中原大陆文化的熏陶,使汕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接受采访,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刘峰和副理事长王炜中就忙着普及汕头常识。
汕头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较早的港口城市。开埠后,随着国际航线的开通,港口设施的建设,汕头港由原来的沿海中转小港,一跃成为颇具规模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商业之盛于全国中居第七位”,创造了汕头史上第一次辉煌。1939年6月沦陷后,汕头港逐渐衰落。
汕头解放后,汕头港获得新生,吞吐量逐年增长,带动城市百业俱兴,上世纪50年代,汕头工业产值居广东省第二位,创造了第二次辉煌。
改革开放特别是设立经济特区,更促进汕头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至2007年,汕头港新建大小码头泊位6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6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比改革开放前增加15倍。
“近几年,海西战略又给汕头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当了7年的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的刘峰对“粤东突围”有着深刻的理解,“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汕头市应该主动融入,尽快明确自己在这一区域中的定位。”
刘老的远见卓识,与当地党政部门新近出台的各项决策不谋而合。汕头市第九次党代会、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抓住机遇,与海西接轨,拓展合作领域。
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汕头处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方接口,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以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促进发展、扩大开放,有利于让区域经济的发展惠及企业、百姓。因此,汕头不但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还要主动融入。
汕头市发改局副局长廖小平说,近年来,汕头正在奋力谋求崛起,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对台等优势,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台湾的产业转移。
据汕头市交通局副局长杨建锋介绍,汕头正积极加快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对外联系大通道,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前,正在推动厦深铁路、广澳港区一期工程、南澳大桥、国道324线规划改造等项目建设。
2007年7月,汕头海关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形成了《融入海西 做大基础 促进发展——关于粤东地区对台小额贸易的调研报告》。
在汕头市经济贸易局,谢也苍科长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最新的文件——《汕头融入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建议说,如今面临着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汕头要运用泛珠和海西两个经济区的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们要乘着海西的东风,加快汕头市的发展。”谢也苍说。
福建日报记者 薛东 庄亚界 郑光生 黄培坤 段金柱
2008年7月14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