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4青年穿越生命通道援救灾民
“看到许多同胞受难,一个念想就一直缠绕在我脑子里,想去地震灾区看一看,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2008年5月16日,宁德市4名青年自发组织,背着6大箱药品赶赴地震灾区。
都江堰市虹口乡与汶川映秀镇仅一山之隔。在地震中,虹口乡惟一通往外界的20公里长的公路全线瘫痪。就在他们到达的前两天,当地4位村民用刀砍出了一条长达10余公里,盘旋在莽莽山野之间的山间小道。而这条小道成为了虹口乡灾区惟一的生命通道。
4名青年在与当地村民沟通后,他们临时决定,在原地休息一夜,第二天由女同志原地看管物资,男同志将物资背进山去。
第二天清晨7时许,缪耀南与步卓、吉兵带上指挥部分配的药品和食物,与前去接应伤员的解放军一同上山。就在他们到达的前天晚上,当地又发生余震,并下起了大雨,致使山路更加泥泞不堪,还时不时有石头从山顶飞下来,十分惊险。
“遇到山谷,大家上山时就手脚并用,一步步爬着往上挪;下山时,大家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为了给灾区人民送去急需的药品和物资,他们将药品和物资分开,每人背三四十斤,跟着解放军的步伐前进。就这样,10公里的山路,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5个多小时。
“由于与外界隔绝,当地物资严重匮乏,宁德市4名志愿者得知,许多村民近3天来才吃1斤米,伤员也没法得到及时医治。他们立即将带来的食物分发给灾民。”为了不占用当地灾民的食物,志愿者们进山前自备了干粮和矿泉水。
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将带来的急需药品交给医生和护士。“看到灾民用上我们带来的药品和物资,路上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乌有。”
80天和100天创下的重建奇迹
“1年前,中心幼儿园是一片废墟,道路损毁,许多灾民无家可归。现在,你看看我们的房子,你看看我们的街道,你看看我们的校园。”彭州市升平镇村民,连用了三个“看看”来表达他对灾后重建的满意。
从确定宁德市援建升平镇以来短短10个多月的时间里,宁德市援建人员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用80天的时间完成了场镇道路的建设,在100个工作日内完成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宁德大道项目、升平镇文化广播电视站项目也竣工在即。不到1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援建之初提出的“三年完成恢复重建”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宁德市前方指挥部是去年6月27日进驻升平镇。“刚到四川时,面对余震不断,食宿不适,语言不通,工作环境简陋,两地工作方法方式不同,饮食气候差异大的情况,让不少同志感觉到体力透支,不适应。但是为了做好援建工作,向灾区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全体援建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
为了避免无谓的消耗,宁德市援建人员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营造了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工作氛围,建立了各司其职、统一推进工作的良好格局,特别是遇到困难和矛盾大家一起克服,不推脱,不埋怨,不拖拉,不等不靠。“当地的群众看到我们忘我的帮助他们,也都把我们当成亲人。”正是有了援建人员与当地党政干部、人民群众之间和谐相处,才保证了各项重建工作顺利推进,提前完成。(记者 叶琳)
(责编:谢添实)
- 2009-05-12震后一年 新生新人新日子
- 2009-0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大事记
- 2009-05-11永远和人民血肉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