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际再次激发巨大民族凝聚力。古老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增添启示
灾后重建,既要重建物质家园,也要建设精神家园。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海内外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根脉所系,每到危难之际,总会神奇地转化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一点,在汶川大地震中彰显无遗。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半降,汽笛鸣响,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这一刻,古老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获得了升华。
危难关头,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谱写了人类抗灾史上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又一股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新鲜血液。
“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经艰难险阻,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靠的正是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地震灾害中迸发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偶然,而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贯穿着爱国主义”。抗震救灾凸现的精神,要成为人们长久的精神价值坐标。
震后一年间,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蕴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续。
“江苏小区”“天津小区”“同心路”——在四川、陕西、甘肃灾后重建现场,这样的新地名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几乎每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对口支援的感人故事。一年来,对口支援的各省市不仅给灾区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援,更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手足深情。
还有那些志愿者。很多人灾后继续留下来,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一个北京中年人,在汉旺板房区为受灾群众开了免费图书馆;一个河北小伙子留在都江堰为过渡安置群众干各种杂活;一个上海姑娘,为照顾一名地震致残孤儿,在灾区整整坚守了一年……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聚成爱的海洋;一个巨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中不断得到升华,在弘扬中不断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艰难历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坚忍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去年震后,俄新社一篇文章说:“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进入21世纪的地球,并未因人类的进步和繁荣而避免来自自然或社会领域的重大灾难。人类如何实现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从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而曲折的历史中生长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应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执笔:李柯勇;记者:谭浩、侯大伟、储国强、宋常青)
(责编:谢添实)
- 2009-05-12地震周年:中国川甘陕灾区涅槃重生
- 2009-05-12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 2009-05-12葛剑雄:地震一周年 告别悲伤勇担重建的历史重任
- 2009-05-12叶匡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地震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