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时期的铁人——李朗红> 铁人精神 > 正文
《铁人》公映 “铁人精神”对话观众
www.fjsen.com 2009-06-10 09:38  李婷 来源:文汇报    我来说两句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铁人王进喜”只是中学课本上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而今起公映的主旋律影片《铁人》,却让这位历史人物连同他的“铁人精神”在银幕上“复活”了,并能与现代观众对话。

有着“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刘恒与电影节“获奖专业户”尹力没有按照主旋律影片的常规模式,从头到尾单一介绍王铁人的生平,而是选择两条主线跨越时空穿插并进:一条是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石油大会战中,王进喜所带领的1205钻井队奋战在世界能源战的前哨,为中国战胜贫油而奉献;另一条则是由刘烨、黄渤等塑造的新一代石油工人对父辈的审视。

两条主线:传统照进现实

传统如何照进现实?持有当代价值观的“80后”、“90后”能理解“铁人精神”和当年石油工人的奋斗吗?所有疑问在影片情节的展开中得到了解答。

在零下38℃的严寒中,工人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大庆油田作业,突然高压井喷,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王进喜就“腾”地一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充当搅拌机使水泥凝固压住井喷。他边奋力用双手搅动泥浆,边兴奋地操着甘肃方言大吼:“搅拌性能不错,我说管用就管用,再下来几个有种的!”随着王进喜的召唤,几个年轻人也纷纷跳入池中。更多的泥浆随着同伴的扑腾不断溅到王进喜的脸上、脖子里,甚至嘴里……

“许多‘80后’从没见过用粮票、油票购物,不了解贫穷是什么光景。”导演尹力在谈及该片的创作时说,如果只是单纯表现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的情景,就算还原得再有质感,也很难与今天的观众对接。“他们对那个年代或许有隔膜,但我认为,‘铁人精神’并不抽象,也不遥远,可以在每个人身上体现,或许就深埋在他们的内心。电影要做的就是通过艺术的表达首先让观众不排斥、能接受,接着还能让其中某一部分触摸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他们感动。”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