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战役的历史启示
www.fjsen.com 2009-07-21 10:43   来源:福建党史网    我来说两句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在毛泽东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漳州战役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次正确的战略决策,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面面取胜,赣南、闽西、闽南三块根据地块块发展。

  历史能给人以启迪与力量。70年来,漳州战役的胜利与辉煌,经验与教训已化成继续前进的动力与镜鉴,激励、启示、教育后人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在反思中有新的感悟,不断在前行中有新的建树。

  一、漳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与广大红军指战员与时俱进, 勇于开拓,大胆实践“敌进我进,打出外线”战略方针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是一位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十分善于观察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并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思路, 制定出适合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方针,从而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漳州战役前夕,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31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严重事件,民族矛盾上升。如日本侵略者相继发动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在侵占我国东北后,又疯狂进攻上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群众抗战御敌的呼声席卷全国。

  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同时,中央苏区的范围与红军武装力量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的版图扩展到20多个县,占有15座县城,红军增至近7万人,根据地内人民群众革命情绪高涨,全力支持红军作战。

  红色政权的巩固与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极大震撼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动势力加紧了“围剿”苏区的准备。1932年3月,蒋介石纠集粤、桂、闽、赣、湘5省军队,搞“五省联防”,企图尽快消灭中央苏区红军。在江西方面,“粤派余汉谋等15团,桂派廖磊军6团入赣”。在闽西,“粤军黄任寰、张瑞贵、李扬敬等部,有深入苏区进攻红军可能,并企图占领福建,以完成其五省联防计划”。可见,蒋介石与广东军阀正虎视眈眈,向着赣南、闽西苏区步步进犯。

  从经济上看,由于国民党对苏区根据地长期封锁,造成苏区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红军的给养及所需的食盐、布匹、药品等日益紧张,许多红军战士没有发服装,没有发军饷,为了支援红军作战,苏区群众节衣缩食,“自愿节省三升米,便宜卖到粮站”,红军攻占龙岩后即向当地商会借款5000元,作为保证下一步战役的经费。当时苏区财政物资的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此时的红军应采取怎样的战略方针,方能有效地争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较快地扭转经济上的困难,从而达到巩固与发展中央苏区的目的呢?毛泽东的观点是:“在现时的敌我形势下,在我军的给养条件下,均必须跳出敌人的圆围之外,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然而,当时的根据地内部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心理,认为敌人向我苏区进攻,红军应在根据地内分兵把守,害怕离开根据地,害怕红军主力打出外线,土地会丧失。

  在当时多数人尚未看到,敌进我苏区,我进敌占区,打出外线,是争取主动,减轻苏区压力的有效方针时,毛泽东则以他胜人一筹的远见卓识看到了这一点。为此,他经过详细调查福建漳州守敌的情况,大胆地向苏区中央局建议:“东路军在政治上必须直下漳泉,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随后,鉴于形势发展紧迫,“粤军黄任寰部已开进闽边,向上杭推进”,毛泽东再次致电周恩来,强调东路军必须打出外线之必要与紧迫,“敌一部既入闽,我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否则敌占先着,我军将进退维谷”。

  苏区中央局批准东路军攻打漳州后,针对部分红军指战员害怕离开根据地的思想,毛泽东在东征漳州动员会上及其他场合,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他说:有人害怕红军主力走远了,敌人来占领我们的老家,其实敌人正是害怕红军主力打出去,敌人是跟着红军主力走的,我们的主力在白区打的胜仗越多越大,就越能保卫和扩大苏区根据地。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