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创刊60周年> 互动故事 > 正文
王绍据:导师与摇篮
www.fjsen.com 2009-08-21 20:48  王绍据 来源:福建日报网    我来说两句

正值我们喜迎《福建日报》六十华诞之际,本人倍感欢欣与鼓舞!

因为我不仅是她的热心读者,更是始终不渝的通讯员。她启蒙了我的写稿念头,丰富了我的各种知识,滋润了我的成长土壤,使我在她的摇篮里从一名不懂事的毛小孩,成为热心写稿的农民通讯员;从一名基层的专职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地方党报的总编辑……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思绪万千,心潮澎湃,犹如远方的游子深情地怀念与感激着哺育过自己的母亲。

曾记得,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我因童年丧父,家境贫寒,12岁读初中一年下期尚未结业就辍学返乡。在生产队劳动中,我看到村里遇上罕见的大干旱,唯一可供灌溉的小溪也断流了,地处下游的村民更是发愁。就在这节骨眼上,谁也没有料到,过去因争水积怨甚深的上游生产队管水员居然不顾自己队里的稻田也需水,竟把仅有的一口清泉水全都放到下游去。下游生产队的禾苗得救了,而上游的稻田却受到损失了。目睹这一感人肺腑的事件,我彻夜辗转难眠,从心底里萌发了一股写作的冲动。当天夜里就在煤油灯下一气呵成,写了一篇题为“昔日冤家成对头,如今让水风格高”的新闻稿投寄给福建日报,这就是我的处女作。这篇稿子邮寄到报社,编辑老师不但把“昔日冤家”改为“昔日争水”,与“如今让水”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帮助纠正了好几个错别字。这篇小通讯在福建日报第二版的显著位置刊登后,着实让全村人为之轰动了!打这以后两个生产队群众的宿怨逐渐消除了。看到一篇小稿能起到握手言和的“弥合剂”作用,小小年纪的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更加激起了写稿的兴趣,从此与“爬格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广阔的农村里,各种活动为写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我白天参加劳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值得写的就打好腹稿,晚上在家埋头写作。可是,那时家里穷得买煤油点灯的钱都没有,我只好抓大把的萤火虫装在鸡蛋壳里,透过微弱的光亮写着、写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篇一篇稿子通过邮局投递到报社,一篇一篇经过编辑修改的新闻作品见诸报端。每当看到油墨喷香的稿子展示在自己眼前,我就认认真真地照一遍“镜子”,找出底稿仔细琢磨:报社编辑为什么要删掉这一句?为什么要改动这个字?为什么……越琢磨,心里越亮堂。记得有篇反映春耕生产的稿子,我才写了600多字,福建日报农业处的一位资深编辑却在退稿中附了近千字的来信,热忱而真诚地帮我选择观点,提炼主题,理顺句子,好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了这许多从未谋面的老师的悉心指教,我终于熟悉了消息、通讯、故事、言论等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写稿的积极性愈加高涨。有道是:“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我每年都有二三百篇(次)稿件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福建日报,每期仅是对开4版,而有一天的4个版面中居然各刊登了我的一篇作品,刷新通讯员的用稿纪录,曾受到许多读者与作者的赞誉。在这期间,我也由地地道道的农民通讯员成长为专职的新闻干事,从公社报道组长提拔为县委报道组组长兼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1989年,宁德地委决定调我负责创办停刊20年的《闽东日报》,这对我这个从未进新闻科班的门外汉来说是个大挑战。一切从零开始,我食不甘味,夜难入眠。但我还是迎难而上,率领报社全体同仁白手起家,摸索办报。在舆论导向上,紧跟《福建日报》步伐;在编辑技巧上,学习《福建日报》长处;在美化版面上,借鉴《福建日报》特色。渐渐地,《闽东日报》由小变大,茁壮成长起来,成为一份受到闽东广大读者喜爱的报纸。为了不辜负福建日报导师的栽培,我在担任19年总编的岗位上,从没忘却通讯员本色、乐于当个记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亲自采写稿件,曾经连续12年获过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由此亦获得全国、全省的多项荣誉。回顾本人之所以能够拥有今天的成绩,忘不了半个世纪以来与《福建日报》的缘与情,忘不了报社许多编辑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与教诲,忘不了《福建日报》这个哺育过多少通讯员及地方党报总编辑的好摇篮!■

(作者为闽东日报原总编辑)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