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 阅兵故事 > 正文
女飞行员称新服装很舒适 训练中曾遇黑视现象
www.fjsen.com 2009-09-29 17:07  刘欣欣 孙礼 来源:解放军报    我来说两句

阅兵将至,压力很大,办法很多

从成为一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开始,这些女孩就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尤其是在受领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任务后,巨大的训练压力和舆论关注力度,成为女飞行员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们16个人里,随便拉出一个,可能都比我们的同龄人要更加显得沉稳。”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潇不紧不慢地给出这样的描述。的确,这位86年生的女孩看上去有始终有一种不慌不忙的气度,仿佛早已习惯了记者们的围追堵截和镁光灯的狂轰滥炸。“自己一个人在生活中出点小错,应该是无伤大雅的。可是面对你们的镜头,我知道全国的观众的都会看见,这个时候,我代表的就是中国空军的形象,而在准备阅兵训练中,我们更是时刻就记着,我们将要在天安门上飞过,我们是中国军队甚至整个国家的形象,根本不能有任何差错。”

年纪轻轻的她们如何扛起这样的责任?“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办法啊,比如我就喜欢听听歌,看看书,这样能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记者的追问下,张潇最后不好意思的说:“哈哈,就是跟很多女孩子一样的,早上一起床,听说今天要接受记者团采访,就能听到我们大声的尖叫——然后就会用一个最好的状态来面对挑战。”后来在采访结束后,队长刘晓芳这样对记者说:“偶尔的尖叫或者其它方式,是一种把压力释放出来的途径,不过说真的,实际上这些女孩都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挑战,流过很多泪,吃过很多苦。”

训练之余的女飞行员都很“潮”

“在我的眼里,有两个“她们”,一个是英姿飒爽的歼击机女飞行员,一个则是普通爱美的“85后”女孩。”刘晓芳这样评价她队里这些年轻女兵。

是的,组成共和国第一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队伍的16人,平均年龄仅仅23岁。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她们身上已经深深刻上了时代浪潮的印记。她们的桌前既有《解放军报》,也有《读者》,《青年文摘》甚至《瑞丽》,《悦己》……“她们集体外出的机会非常少,每当此时,她们会找出最漂亮的衣服,戴上前卫的墨镜,那劲儿美极了。”刘晓芳提起这样的时刻时,为她们觉得既骄傲又委屈:“比起她们的同龄人,她们牺牲了太多,对于普通女孩来说,和恋人拉着手一起逛街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而对于这些孩子却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别人在商场里甜甜蜜蜜的时刻,她们却冒着40度的高温在机场里训练。”“但是我们也有她们所不能体验的幸福,我第一次独立驾机时,白云在你身下,蓝天触手可及,那种飞行的感觉简直令人陶醉,现在训练很苦,但是我们能够参与一次国庆阅兵,这是一辈子都觉得光荣的大事,相信你们一定会看到,我们中国空军的飞行梯队会以零秒零米的精准让国人为之喝彩!”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