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时代海西精神> 精神坐标 > 正文
真情捂热红土地
——记省劳模、省委老干局省直处副处长、驻寿宁角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三瑛
www.fjsen.com 2009-11-06 11:4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条新路与70万元外债

林三瑛在响应省委发出省直机关干部挂点驻村这个号召时,自己是老干局里头一个报名的。她不顾自己孱弱的体质,多次写申请,与单位领导沟通,坚决要求到贫困村挂点。

三年前,林三瑛选定的挂点村是寿宁县清源乡角林村。资料上显示,该村最主要的问题是差一条路,因为交通的瓶颈,群众养头猪都要抬着出去才能卖钱,经济发展缓慢。不过,这条路的修建已在筹划之中。“一条路,有单位的提供的10万元以及省里**的50多万元资金,再到有关部门争取一下,完成任务应该不成问题的。”带着自己铁定的决心、放松的心情,林三瑛于2004年7月8日起程前往挂点村任职。

有句话叫“从宽门进入常常走到无路。”这其中所含的哲理在林三瑛身上一点都不打折扣。林三瑛进入“交通不便”的角林村一点都不成问题。原来,这条路在她到来之前的几个月前就已经建成了。不过,当她有点神情落寞地落脚在该村显得有点逼仄的村委楼时,摆在她面前的问题就让她大了脑袋:在村财务的帐本上,记录着修新路欠下的60万元款项及过去多年积下的村债,共达70多万元。

路是不用修了,可这债务有如一只山中虎一般立在前头。这一夜,林三瑛在村委楼的二楼居室内思前想后,辗转难眠。她在犹豫着,是否有留下来的必要。有一瞬间,她生出了撤回去的念头。

当第二天山村的雾岚散开,红日照上四周的山岗上时,林三瑛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这也与当初自己坚决下村挂点的初衷背离。在与单位领导沟通后,林三瑛决定留下来,做点其他的事。

村里穷,村民大多负债,欠邻里的钱,信用社的贷款;村集体也没有什么收入。多年来形成的积习,使这里的群众对发展经济也显得淡漠。林三瑛决定为村里制定发展经济的计划。

从上任的第三天开始,林三瑛走街串巷,全方位接触群众了解村情。与此同时,林三瑛对自己的工作也定下了一条准则:每一天一个脚步,每一天做好一件事。

通过调研,一条思路也渐渐在林三瑛的脑中形成:确定一个发展方向,培育一个支柱产业,营造一个氛围,形成一个好前程。这个思路从发展方向、确定发展项目以及对下一代的培养都作出了详细的制订。

就在林三瑛雄心勃勃地给村庄的发展号诊把脉时,债主追上门来了。农村的小包工头啊,被欠了60余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他们天天上门讨要,天天在那儿坐着,林三瑛的头再一次胀大了。单位支持的10万元是要用在干实事的,万万不可拿去还债,况且领导也不会同意。如何还,怎么还?林三瑛经过一番深虑,定下了三年还清债务的目标。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