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钧林:闽西,中央苏区的源头
这位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星光奖”、“中国艺术节奖”的部队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谈起剧本创作,依然感慨良多。他说,电视剧毕竟不是写史,不是专题片,首先要考虑收视率,有可看性,有质感,还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不能戏说,为此,我坚持“以人带事,以戏说事,以情动人,史中觅事”的原则,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如写“汀州决策”、“古田会议”、“宁都暴动”、“5次反‘围剿’”等大小事件,都经得起专家审查,对得起历史,同时把这5年多中央苏区的重大事件都概括进去,疏密有序,注重细节,强化感情,因此剧本完成得还算满意。
这次拍摄《摇篮》,剧组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党政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邵钧林说,这是苏区人民对革命的感情,对这片红土地的感情,这是我们拍好这部电视剧的最大动力。《摇篮》这部电视剧,凝聚了中央苏区父老乡亲浓厚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支持革命的巨大力量,因此,它是震撼人心的。
邵钧林认为,《共和国摇篮》不仅属于赣南、闽西,站在中国革命史,站在全国、世界革命的高度看,闽西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就显现出来。闽西是中央苏区的源头:朱毛红军下井冈山,在长汀打响了入闽第一仗,定制了红军的第一套军服;毛泽东在辛耕别墅的“汀州决策”,规划了中央苏区20多个县的蓝图;“红色小上海”汀州对红军经济上的支撑;毛泽东在汀州休养时,读了许多马列著作,孕育了毛泽东思想;古田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松毛岭战斗的悲壮,红军长征的开始……这一切,都确立了闽西在中央苏区历史上的重要位置。
邵钧林说,毛泽东在闽西的跌宕起伏,两个孩子在闽西的出生,使这部戏有了感情冲突,因此《摇篮》不仅有它的思想性、政治性,还有艺术性、观赏性。
相关新闻
- 2010-01-15中央苏区红色旅游网点击率突破800万人次
- 2009-07-21建宁在中央苏区中的独特作用
- 2009-07-21踏访中央苏区的东部门户——福建省明溪县
- 2009-07-21上杭中央苏区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突出贡献
- 2009-06-11邵武再现76年前的中央苏区珍贵史料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