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推动发展,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产业集约化、项目拉动、品牌带动、“走出去”等“五大工程”。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新闻出版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些领域持续高增长,有效提高了我市新闻出版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全国行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2005年末到2009年末,我市新闻出版业从业单位数从1294个到2407个、总资产从53.6亿元到143亿元、总产值从47.5亿元到103亿元、实现增加值从14.6亿元到32.6亿元,增长均超过1倍。其中,上市企业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6家、规模以上企业达278家,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行业多项指标增长超过2倍,重点指标占全市文化产业近1/3、占全省同行业1/3,人均图书消费、报刊拥有量、印刷复制业竞争力、网络游戏产业、电子杂志出版等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坚持惠民利民,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核心,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建设、文化环保、闽台文化出版、岛外农村发行网点等工程建设。“农家书屋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早调研、早筹划、早实施,2009年底在全市行政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率先提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4年来,组织开展读书活动300余项,群众参与400多万人次,阅读率上升至5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书香鹭岛活动月”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奖;图书发行网点整体达到每2公里1个销售网点,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闽台文化出版、公益出版初具影响力,全市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地增强了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较大地提升了城乡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四是坚持深化交流,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突出显现。充分发挥 “五缘”优势,积极担负出版对台交流的重要使命,在书报刊入岛宣传、对台图书贸易合作、出版产业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善于作为。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累计参展图书2260万册、销售图书1.2亿元人民币码洋、项目签约446项,图书交易会已成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品牌、两岸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同胞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展示华文出版成就的重要窗口。建立了两岸交流平台、销售网络和渠道,4年来,厦门日常出口入岛的大陆图书累计达2亿元人民币码洋,年增长超过20%,持续多年占大陆图书入岛总量的1/3强。成立了大陆首家与台商合资的图书发行公司。厦门报刊不断加大两岸媒体合作力度,丰富台海新闻内容,彰显区位特色,初步形成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涉台宣传体系。全年合计刊出台海新闻专版200余个,涉台宣传形式增多、宣传稿件增多、特色栏目增多、策划能力更强、宣传触点更广泛、宣传效果更好。创办了《台海》杂志、《海峡商业》、《书香两岸》等专业涉台期刊,厦门报刊通过厦金航线、两岸包机、在台湾连锁书店上架销售等多种渠道对台发行,多个方面为全国首创,凸显了厦门区位优势和特色,形成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涉台宣传体系;吸引、推动台资发行、印刷和网游动漫企业在厦投资,台商对厦门印刷等出版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两岸合作呈现出项目增多的态势。台资印企增至41家,超亿元企业达5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印刷业总产值的21%。同时,厦台进一步密切数字出版产业联系,增强在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等领域的合作,厦门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对接的“桥头堡”。
|